醫療常識★3大類人淪晚期肝癌高危險群! 醫師提保命之道得「多線治療」

▲長庚醫院肝臟外科教授李威震(左)、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教授林錫銘(右)提醒肝癌患者積極治療才有生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B肝、C肝等慢性肝炎或長期酗酒、有脂肪肝,這些都是晚期肝癌的高危險群,醫師更警告,一旦罹患肝癌,除了肝臟腫瘤外,也可能合併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因此治療的同時也需要顧及肝功能狀態,晚期肝癌想保命,若單純只靠反覆栓塞反而可能造成肝功能下降,得靠「多線治療」才比較有機會讓病情及時獲得穩定的控制,同時保存良好的肝功能。

衛福部最新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依舊蟬聯榜首,且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中,肝癌一樣排名前2名。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教授林錫銘表示,國人每一年新診斷出罹患肝癌的患者大概有8000例左右,其中晚期肝癌就占了約30%,末期約10到20%左右,所以將近有4到5成的病人,一發現肝癌時,已經是晚、末期。

今年60多歲的王伯伯就是一例,日前檢查發現有一顆14公分大的腫瘤,周圍還有好幾顆小腫瘤,且已是晚期肝癌,在無法動手術切除的最壞狀況下,醫師原本預估壽命僅剩不到半年,幸運的是,採用一線加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至今已經正常生活超過8年。

林錫銘強調,隨著晚期肝癌的醫藥發展,肝癌患者可以透過「多線治療」來持續延長存活,長庚經驗就顯示,在一線使用口服標靶藥物、並且接續二線口服標靶藥物做治療的患者,中位數存活期可達35個月,有一半以上存活期將近快3年。更重要的是,一、二線口服標靶藥物現今皆已通過健保給付,大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長庚醫院肝臟外科教授李威震補充,手術切除是根除肝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不過並非每一名患者都適合手術,像王伯伯不僅沒有辦法開刀,即使做了肝動脈瘤栓塞仍效果有限,最後建議先使用一線口服標靶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腫瘤仍變大、並出現抗藥性,此時,才再用二線口服標靶藥物進行接續性的多線治療,病情才穩定下來。

除了積極接受治療,醫師建議,肝癌患者必須同時注意營養狀況、適度活動維持好體力,只要積極治療、定期追蹤及治療不間斷,都能提升存活期、穩定病情。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難穩!醫界示警疫情1至2個月後再爆 高峰將是萬華1.5倍

預防骨鬆吃高麗菜就行? 食藥署闢謠!病人補鈣首選食物其實是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信義區的新光三越A11館,昨天(4日)發出緊急公告表示,接獲品牌專櫃人員確診消息,為考量所有員工與顧客的安全,將於今(5)日將暫停營業進行消毒。7月6日至12日的營業時間,調整為中午12時至晚上8時。台北市信義區的新光三越A11館調整營業時間。(圖/民視新聞)(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染疫住院的心理壓力,一般人根本難以想像。台北榮總就收治一名高齡81歲、染疫住院的老翁,一度病危的他,日前因為情緒不佳出現輕生的行為,被護理師發現後,立即啟動跨團隊照護,社工師更運用「遠距行動醫療推車」視訊現身在病房內,進行另類的面對面關懷,在20分鐘訪談後,老翁才娓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疫苗供貨不足下,「黑箱造冊」、「特權疫苗」的事件不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5)日在記者會上就爆料指控,食藥署造冊人數竟是編制內人數的2倍、施打率高達169%,質疑又是特權疫苗?食藥署隨即回應,強調爆料數字有問題,並進一步公布編制內、編制外的人員人數及接種人數,強調...

閱讀詳情 »

「第一隻綿羊跳過去,第二隻綿羊跳過去、第三隻綿羊跳過去……第兩百零一隻綿羊跳過去……」我的腦海中一直有綿羊從柵欄跳過去的畫面,可是睡不著就是睡不著,都已經幾百隻了還睡不著,這時,我往往從棉被裡跳出來,然後就是煩燥和憤怒。我氣惱夜深人靜了,大家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