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歲男孩沒了命,只因吃了這個東西後…媽媽餵他喝了「水」…

3歲男孩沒了命,只因吃了這個東西後…媽媽餵他喝了「水」…

此為真實事件,採自新聞報導

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1月26號上午9點半左右,一個媽媽抱著3歲孩子跑到醫院,兒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瞳孔已經散大,臉色發紫,呼吸心跳都沒了,雖然經過搶救,但沒能救回孩子。孩子媽媽不甘心,又叫了輛救護車送到其他醫院搶救。如果媽媽早知道這個知識,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請你們看完一定要轉知親友!!這真是太重要了!一般人在那種情形下,都一定會餵他喝水的呀…

 

當天早上,她喂小孩吃饅頭,發現孩子一口沒嚥下去,便給他喂水,也沒起到作用,連灌幾口水之後,孩子臉色開始發紫,坐車趕到醫院,此時已經距離孩子噎到大約20多分鐘了。

 

經統計,導致孩子氣管異物的最多的是果凍、粥,還有小花生、糖果、水果等。

如何處理較好?

第一個不能喂水乾饅頭吃進去,喂了水,饅頭會發脹,沒噎下去的話,就會在喉嚨堵住,更危險了。

 

很多人認為嗆住了就要喝水,其實這樣只會加重引起嗆咳,如果不小心嗆進肺裡,還會引起窒息,嚴重的話,還會引發吸入性肺炎

 

第二個錯誤的,就是乾等著到醫院救治,應先以哈姆立克急救法使異物吐出,若呼吸停止請緊急施以心肺腹甦術。

潘醫生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前不久,她遇到了一個孩子被面條噎住的案例。媽媽扣了孩子喉嚨,他一噁心就吐出來了。等孩子送到醫院,原先發青的臉,已經恢復正常了。

 

在潘醫生看來,出現被噎住的情況,應該立刻實施哈姆立克急救法,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果這個辦法行不通,也可以用手或者筷子,在喉嚨(舌頭的三分之二)摳,誘導噁心,讓硬物吐出來。

若有呼吸停止情形,其實應該馬上做心肺復甦如果看到人臉色發青或者發紫前5分鐘做心外按壓,是最有效的。如果不及時救治,即使後面人搶救回來,腦子一度缺氧,臟器功能也會衰竭,受到影響。

 

 

80萬人都在看的感人故事…▼

她12歲,供四個哥上大學,車禍走了…哥哥們為她穿孝衣!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25701

 

 

3歲男孩沒了命,只因吃了這個東西後…媽媽餵他喝了「水」…

 

 必知必學!!

異物梗到「哈姆立克」急救法!!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227129

3歲男孩沒了命,只因吃了這個東西後…媽媽餵他喝了「水」…

 

 

保命常識不可少!!這篇也一定要看!

為了家人和自己…▼

這些東西大家要小心了! 不看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3歲男孩沒了命,只因吃了這個東西後…媽媽餵他喝了「水」…

 

當你讀完本篇文章時,你有兩個選擇:

1、你可以將它傳揚出去,讓大家都更能小心注意。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會它,就像你從未看見一樣。

這是真實事件喔! 此新聞連結請點▼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Health/healthcare/997954_1.html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9/19020643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Health/healthcare/997954_1.html

 

via-http://www.icaijing.com/wemedia/article2602143/

(圖片僅為示意,非事件主角)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菁英運動員的牙齒健康不太妙!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針對11項運動的352名菁英運動員的調查顯示,運動員牙齒清潔習慣比一般大眾來的好,但近一半運動員有蛀牙,可能原因是他們吃太多含糖的能量飲料、能量棒等食品。倫敦大學學院伊士曼牙科學院博士Julie Gallagher指出,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以前是不知道怎麼做,現在把怎麼做寫在書裡面,剩下的就是執行了。預防永遠重於治療,少一點裝潢、規律作息、笑口常開、多走幾步路、增加一份蔬果攝取……等,都是幫助我們「驅疾避凶」的絕佳作為。● 運動這是既簡單、又方便的減壓方法,能提高體內的血清素,讓心情變好。運動原則很簡單, 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眼睛乃靈魂之窗,也是人們接觸外界的第1扇門。一旦出了問題,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可能影響到生命安全。根據統計,白內障是目前導致成人視力下降的主因,且隨著3C產品的普及與頻繁的使用,原為老年人專利的白內障,現在罹患的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白內障的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高雄一名48歲乳癌第四期患者,早在十年前就自知罹患乳癌,是停經前乳癌病患,手術治療後當時病情穩定,卻因為害怕「化療」,沒有定期回診,多年後導致乳癌復發惡化才遲遲就醫接受治療。許多病友跟這位患者一樣,聽到化療就頭皮發麻,寧願放棄治療,也不要讓治療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身心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