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歲語言遲緩娃「只會比手畫腳」 經語言治療說出「謝謝媽媽」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台中許姓雙胞胎3歲時僅會少數詞彙,幾乎都以比手畫腳行為或「ㄋㄟㄋㄟ」、「抱抱」等狀聲詞表達想法,發展明顯落後同齡孩子,所幸經語言治療及媽媽悉心指導一年後,倆人語言能力接近同齡孩子,也能表達簡單完整句型,讓媽媽放下心中大石,也提醒發現語言發展障礙,務必馬上尋求醫療協助。

3歲語言遲緩娃「只會比手畫腳」 經語言治療說出「謝謝媽媽」
語言治療師陳蓉妍替雙胞胎患者進行語言治療。亞大附醫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簡郁佩表示,許家有三姐弟,媽媽已經盡全力滿足家庭與孩子們生活需求,但仍發現雙胞胎的語言能力落後,到了3歲只會少數的單詞,也僅能以「手指比」或狀聲詞表達想法和情緒,無法完整表達句子,來院評估後,發現語言發展僅有2歲能力,所幸及時就醫,透過語言治療才有機會趕上進度。

參與復健的語言治療師陳蓉妍表示,起初她以打招呼的方式詢問兩兄弟的身分時,他們無法表達自己是哥哥或弟弟,經過一年的語言復健,以及媽媽在家積極按表操課後,目前兩兄弟表達的詞彙量大增,不僅能正確使用連接詞,也能進行簡單溝通,還可以說出「我要吃漢堡」、「謝謝媽媽」等完整句子,雖然目前語言能力距離一般孩子仍落後約半歲,但只要持續努力堅持,還是有機會跟上同齡孩子。

陳蓉妍也指出,每位孩子語言發展速度不盡相同,但若兩歲仍未使用任何詞彙、三歲未開始使用句子、四歲以後說話仍模糊不清、難以理解、和五歲之後使用的語句短且錯誤,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兒童的學業成就,更可能造成行為問題及心理社會調適不良等。

陳蓉妍表示,父母在家可透過居家活動,促進兒童語言能力,例如鼓勵孩子進行聲音遊戲,多運用擬聲詞,或引導孩子進行互動式語音模仿活動,也可利用說故事時間,藉由角色扮演,引導孩子注意故事內容,及觀察家長的表情、情緒變化等,吸引孩子注意以產生溝通動機。

陳蓉妍說,製造溝通互動的方式,可適時引發孩子探索與好奇心,例如把孩子喜歡的物品放在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讓孩子主動開口要求或幫忙,或是當孩子語意不清時,故意裝傻猜錯孩子的意思,讓孩子做進一步澄清。

陳蓉妍提醒,只要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安全的環境下,多接觸不同的人事物,並且和孩子說話時速度放慢,讓孩子聽清楚並能理解,當孩子對於對話內容有反應時,應立即給予回應以增加溝通意願,都有助於兒童語言發展。

相關推薦

台灣自購的第三批56萬劑AZ疫苗,今下午由華航從泰國運抵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桃園市長鄭文燦到場接機、視察冷鏈倉儲。蘇貞昌受訪時被問及,疫情衝擊經濟,是否可能推出5000元的消費券?他回應,去年行政院推出三倍券,創造近1000億經濟效益,今年除了趕快控制疫情,中央也正規畫各種方法來幫...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二輪共計約94.1萬人已完成預約接種,將自明(16)日起開始施打,請民眾攜帶健保卡,如為第二劑接種者,亦請攜帶接種紀錄卡,於預約時間準時至預約地點接種疫苗。如民眾錯過預約時段,可於當日...

閱讀詳情 »

【記者 王一軒/竹市 報導】新竹市府今(15)日加碼為3千位不在籍長輩、回流預約在籍長者施打,全面完成竹市65歲以上長輩施打。新竹市長林智堅指出,明(16)日起9座疫苗施打站全開,為「疫苗預約平台」的預約者施打,截至今早有超過2萬人預約,他也提醒明起施打的民眾,務必要帶健保卡、提前準備好意願書;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