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類人膝關節最易耗損 中醫針灸緩解疼痛

3類人膝關節最易耗損 中醫針灸緩解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李女士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已多年,雙膝疼痛導致生活品質降低,平時不敢出門,走路超過15分鐘就會開始疼痛不已,外出時無法上蹲式廁所,上下樓梯更是困難,影響她自行出門的意願。就醫接受注射玻尿酸、吃止痛藥皆無法減輕疼痛,故李女士尋求中醫幫助希望能減緩症狀。

膝關節疼痛 3類人最常見

膝關節經長年累月使用,會導致軟骨磨損,進而形成骨刺、關節變形產生膝關節疼痛問題,因而影響活動功能及生活品質;好發於老人、停經後的婦女及體重過重者。

台南市立醫院王怡婷醫師表示,中醫認為關節疼痛屬於「痹證」,是由風、寒、濕等外邪侵襲人體,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造成疼痛的症狀,以風邪致病為主者,疼痛較無定處,可選用羌活祛風通絡;寒邪致病為主者,疼痛劇烈且位置固定,可選用附子溫經散寒;濕邪致病為主者,常見關節酸痛而沉重,天氣陰雨時可加重或誘發症狀,可選用薏苡仁祛濕除痹。

穴道按摩有效 搭配中藥治療

王怡婷醫師取陰陵泉、足三里穴,健運脾胃、利濕消腫;取內膝眼及犢鼻穴,促進膝關節腔內循環,刺激軟骨修復;取血海穴改善血液循環以濡養關節;取伏兔穴強化股四頭肌;並搭配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之中藥共同調理身體。

保養關節 日常應該這樣做

王怡婷醫師提醒,膝關節退化並不是老年人專有的疾病,若常常姿勢不良、體重過重者也可能提早面對關節炎的問題,所以平時應注重保養關節,如避免蹲跪的動作、體重過重者應減重以減輕膝蓋壓力、多熱敷膝蓋促進血液循環、穿合適有彈性的布鞋,鞋墊可以緩衝膝蓋受力,以及抬腿運動或是其他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量的運動,可以協助膝蓋有良好的穩定性以及避免受傷。

【延伸閱讀】

6旬婦人連「方便」都難 靠細胞層片移植拯救膝關節

「膝」望你過更好 淺談膝關節鏡微創手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喝酒、抽菸和吸毒,嚴重危害健康,現在更有1項研究發現,還可能讓心臟病提早發生,尤其在年輕女性的身上更常見,研究刊登在《心臟期刊》(Heart)。 所謂早發性心臟病,是指男性在55歲之前,女性在65歲之前罹患心臟病,例如年僅40歲就發生心臟病、心絞痛或是中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醫學大學獲科技部補助進行之「巨量影像資料庫建置與應用」計畫,不僅於臨床上已有顯著成果,2021年再登上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表現卓越。這也是臺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在三年前推動數位病理,啟動臺灣十大癌別病理玻片數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若突然被家中或鄰居的貓狗攻擊,受到咬傷或抓傷時,應該如何處理?是否要立刻施打狂犬病或破傷風疫苗?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林昀寬說,民眾多半以為要立即施打狂犬病疫苗,事實上狂犬病在台灣貓狗身上幾乎已經絕跡,反倒是破傷風疫苗根據傷口髒污程度有必要施打,受傷第一時間確認脫險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6日邀請國內癌症專家召開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專家會議,對於攸關癌症診療的新一代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模式提供建言。李伯璋署長表示,癌症治療已進入劃時代的精準醫療模式,倘若關鍵時機進行NGS檢測,對於醫師在幫癌友規劃治療計畫時,將會更朝向精準或個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