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被狗咬到怎麼辦? 你該擔心的是破傷風而非狂犬病

被狗咬到怎麼辦? 你該擔心的是破傷風而非狂犬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若突然被家中或鄰居的貓狗攻擊,受到咬傷或抓傷時,應該如何處理?是否要立刻施打狂犬病或破傷風疫苗?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林昀寬說,民眾多半以為要立即施打狂犬病疫苗,事實上狂犬病在台灣貓狗身上幾乎已經絕跡,反倒是破傷風疫苗根據傷口髒污程度有必要施打,受傷第一時間確認脫險後,應檢視傷口並立刻止血。

依據傷口嚴重程度 建議就醫施打破傷風

被貓、狗抓傷或咬傷時,應先以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再以優碘或酒精消毒,林昀寬醫師提醒也要看傷口狀態,若是血流不止,應直接加壓止血並趕緊送醫。一般來說,若皮膚完整,僅是被舔到,當然不用就醫;傷口若有破皮,如小抓傷、較淺的咬傷,滲血或是10分鐘內止血,便會讓人猶豫到底是否應該就醫。

林昀寬醫師表示,若被動物攻擊至流血,建議還是至醫院檢查,避免感染,如被野貓、野狗攻擊,傷口很髒,便需考慮施打破傷風疫苗,並給予抗生素治療。由於台灣貓狗幾乎沒有狂犬病的可能,民眾不必焦急施打狂犬病疫苗,除非是在山林間被其他野生動物攻擊,像是獾、白鼻心、錢鼠等就必須懷疑有狂犬病可能,可盡量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或記得動物特徵,不要冒險捕捉。

10歲以下不用打破傷風疫苗 傷口深不宜貼人工皮

若受傷對象為10歲以下兒童,則不必考慮施打破傷風疫苗,因幼兒於2個月、4個月、6個月、18個月大及5歲時都有接種,保護力可到5至10年,因此10歲前都還有保護力;若成人曾經於5至10年內接種過破傷風疫苗,也可以不必再打,不過若傷口髒污程度嚴重,還是依醫師判定為主。破傷風疫苗安全無虞,幼兒及孕婦均可施打。

有時被咬傷的傷口較長較深,也不一定會縫合傷口,因為動物口腔中細菌很多,縫合後容易造成傷口深處感染,除非傷口真的很大,醫師可能會以少針數稍微縫合,同時給予抗生素,這類型的傷口也不適宜貼人工皮,林昀寬醫師表示,有可能導致表皮癒合但傷口深處未癒合的情況。

被動物攻擊謹記4要點 記、沖、送、觀保平安

基本上若被貓、狗攻擊導致受傷,只要好好照護傷口,都不必太緊張。但都市區之外,還是有被野生動物攻擊的可能性,林昀寬醫師提醒4要點,「記」得動物特徵、「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點或酒精消毒、「送」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並處理傷口、繫留咬人動物「觀」察10天是否有狂犬病特徵。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若突然被家中或鄰居的貓狗攻擊,受到咬傷或抓傷時,應該如何處理?是否要立刻施打狂犬病或破傷風疫苗?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林昀寬說,民眾多半以為要立即施打狂犬病疫苗,事實上狂犬病在台灣貓狗身上幾乎已經絕跡,反倒是破傷風疫苗根據傷口髒污程度有必要施打,受傷第一時間確認脫險後,應檢視傷口並立刻止血。

依據傷口嚴重程度 建議就醫施打破傷風

被貓、狗抓傷或咬傷時,應先以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再以優碘或酒精消毒,林昀寬醫師提醒也要看傷口狀態,若是血流不止,應直接加壓止血並趕緊送醫。一般來說,若皮膚完整,僅是被舔到,當然不用就醫;傷口若有破皮,如小抓傷、較淺的咬傷,滲血或是10分鐘內止血,便會讓人猶豫到底是否應該就醫。

林昀寬醫師表示,若被動物攻擊至流血,建議還是至醫院檢查,避免感染,如被野貓、野狗攻擊,傷口很髒,便需考慮施打破傷風疫苗,並給予抗生素治療。由於台灣貓狗幾乎沒有狂犬病的可能,民眾不必焦急施打狂犬病疫苗,除非是在山林間被其他野生動物攻擊,像是獾、白鼻心、錢鼠等就必須懷疑有狂犬病可能,可盡量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或記得動物特徵,不要冒險捕捉。

10歲以下不用打破傷風疫苗 傷口深不宜貼人工皮

若受傷對象為10歲以下兒童,則不必考慮施打破傷風疫苗,因幼兒於2個月、4個月、6個月、18個月大及5歲時都有接種,保護力可到5至10年,因此10歲前都還有保護力;若成人曾經於5至10年內接種過破傷風疫苗,也可以不必再打,不過若傷口髒污程度嚴重,還是依醫師判定為主。破傷風疫苗安全無虞,幼兒及孕婦均可施打。

有時被咬傷的傷口較長較深,也不一定會縫合傷口,因為動物口腔中細菌很多,縫合後容易造成傷口深處感染,除非傷口真的很大,醫師可能會以少針數稍微縫合,同時給予抗生素,這類型的傷口也不適宜貼人工皮,林昀寬醫師表示,有可能導致表皮癒合但傷口深處未癒合的情況。

被動物攻擊謹記4要點 記、沖、送、觀保平安

基本上若被貓、狗攻擊導致受傷,只要好好照護傷口,都不必太緊張。但都市區之外,還是有被野生動物攻擊的可能性,林昀寬醫師提醒4要點,「記」得動物特徵、「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點或酒精消毒、「送」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並處理傷口、繫留咬人動物「觀」察10天是否有狂犬病特徵。

【延伸閱讀】

神經也發炎?手腳麻木無力… CIDP久病不治恐失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半夜睡覺咳不停,睡眠品質大打折扣,工作效率大降,看耳鼻喉科卻找無原因,小心是非典型症狀的胃食道逆流!臨床上就有胃食道逆流合併鼻涕倒流患者,常因咳嗽掛急診,打針吃藥無效;經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以針灸療法,用頭皮針搭配耳針與穴位注射,使胃食道逆流改善率達9成以上。胃食道逆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在成大醫學院,以「健康前景,集眾創福」主題,向師生演講,說明衛福部當前3大政策主軸方向,包括:優化醫療環境、發展長期照護、完善社會福利,他期待公私協力、相互合作、集結眾人力量,來共創衛福的願景。 談出未來職場力  學生作為生涯規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阮綜合醫院是台灣最早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的醫院,約在近三十年前,即已率先完成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病例。之所以需要切除膽囊,主要是出現結石、息肉、肌腺瘤、急性膽囊炎等症狀。生活中,若出現上腹痛、脹氣,尤其是餐後脹氣,經胃鏡檢查並未發現問題,或服用胃藥也未見好轉,便要懷疑是膽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57歲的陳姓女子,在工作時突然昏厥,同事發現後趕緊打電話求救,童綜合醫院救護車接獲通報後,立即驅車前往,抵達現場發現個她肺功能已停止(OHCA),兩名救護技術員立即施行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監測,確認其現場心律為心室纖維顫動,馬上進行電擊後持續進行CPR(心肺復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