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成被收養兒行為異常 5成未告知身世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北市平均每年有300名孩子透過收養方式進入新家庭,孩子在新家庭的狀況及適應情形令人關心!不過,兒盟最新調查發現,有3成6被收養兒童曾出現異常行為,更有5成收養家庭不知如何告訴孩子身世。為此,台北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提供各種收養準備課程、相關書籍、影音資料介紹外,也可透過線上諮詢,解答收養人的疑難雜症。

兒福聯盟針對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法院收養裁定認可家有12歲以下、共165個養子女家庭,進行「被收養人生活狀況及收養家庭福利與服務需求」調查,結果發現,3成6被收養兒童曾現出異常行為、5成居家生活適應不良、3成8跟養父母溝通出現問題,以及4成需要經濟扶助。

兒福聯盟處長白麗芳表示,調查發現兒童年齡在5歲前,需要收養人支持性團體、收養人成長團體、親子活動等跟收養人相關的服務需求較高;當兒童年齡在9至11歲,需要兒童個別心理諮商輔導、兒童課後輔導、親職教育課程等跟兒童相關的服務需求;收養時間在7年以上,在兒童個別心理諮商輔導、兒童成長團體、親職教育課程、親子活動等服務上的需求較高;收養時間未滿7年,則在經濟扶助方面的需求較高。

台北市社會局長江綺雯表示,收養家庭有「新生活適應」、「身世告知」和「支持性的福利需求」等3項困難,而收養是改變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決定,需要靠家庭成員協助雙方調適,也需要藉由政府、社會資源,未來將爭取約3至6個月「試行同住期間」的育嬰假。

台北市社會局呼籲,欲收養孩子的民眾,應找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協助,以保障被收養者及收養者的權益,相關議題可洽詢台北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電話02-25583690)。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面積燒燙傷患者,傷口的劇烈疼痛,連帶引起巨大的生理壓力,造成消化能力變差,恐影響傷口癒合速度,進而增加感染風險。林口長庚醫院採取「鼻腸管」管餵方法,直接灌食高蛋白、高熱量的營養配方至傷患的腸道,可快速吸收,藉由補給充足的營養,提高傷患自癒的能力。「身體的營養需求量,高...

閱讀詳情 »

“鹼性飲食更健康”,這一養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確實,營養界有較為模糊的“鹼性食物”的概念,通常指的是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這些食物均有各自的營養價值。然而,鹼性食物的養生功效不斷被神化,例如,多吃鹼性食物可以讓人擁有更為健康的“鹼性體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