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多歲就子宮脫垂 體質惹的禍!

30多歲就子宮脫垂 體質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常聽到老一輩人因為生太多孩子造成子宮脫垂;沒想到,竟然有人是因為本身體質關係,致使子宮脫垂提早報到。臨床上,就有一名才三十多歲女子,在生完第一胎之後,發生子宮脫垂問題,所幸經由人工網膜懸吊手術,才解決子宮脫垂的窘境。
骨盆腔韌帶特別鬆弛易造成子宮脫垂
收治這名女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表示,生產是造成婦女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然而,也有人是因為體質因素,使得骨盆腔韌帶特別鬆弛,因而也易因此而造成子宮脫垂。
經常提重物是好發危險因子
林姿吟醫師指出,體質上會有子宮韌帶鬆弛問題,就好像有人會有疝氣體質般,除了會因為生產而出現之外,也有人是因為經常提重物,都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好發危險因子。
如果是老年人,因為已不具生育能力,多會建議直接將子宮切除,若是年輕婦女出現子宮脫垂,為了保有生育能力,較不會建議將子宮拿掉,會以人工網膜子宮懸吊手術或是以子宮托的方式來治療。
症狀輕微可採用子宮托治療
子宮托治療子宮脫垂可分為環狀與鹿角狀,林姿吟醫師指出,以子宮托治療子宮脫垂必須每6個月更換一次,如果是症狀輕微者,是可以採用此方法;此外,平常不要拿重物,並且可進行凱格爾運動,來預防子宮脫垂的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臨床上常見潛水、衝浪愛好者,在水下戴隱眼不適,甚至戴隱眼戲水造成感染,以至於長期無法從事水上活動,進而求助近視雷射手術。眼科診所院長廖家慶醫師提醒,從事近視雷射術前應謹慎評估,確認眼睛狀況合適再手術,也可選擇秋冬紫外線較低時手術,有助加快恢復,並盡量避免在復原期傷口碰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身體僵硬、步伐變慢可能不是衰老現象,而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通常都是根據「動作障礙專家」經驗,初期常常被誤以為中風或關節退化等疾病,顫抖的症狀又有可能被誤為是自發性顫抖或者其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醫療和A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熱愛自行車運動的石先生,休假與車友快樂騎乘時,為了閃躲突然衝出的小動物,不慎摔車飛了出去,導致腿部與肋骨骨折、胸部張力性氣胸,經救護車轉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創傷團隊為石先生緊急開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部杜雄醫師表示,胸部外傷致肋骨骨折是外傷急診常見的疾病,常發生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然而,睡前服藥才安眠,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嗎?若是特殊族群又該注意什麼?服用安眠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