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多歲就子宮脫垂 體質惹的禍!

30多歲就子宮脫垂 體質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常聽到老一輩人因為生太多孩子造成子宮脫垂;沒想到,竟然有人是因為本身體質關係,致使子宮脫垂提早報到。臨床上,就有一名才三十多歲女子,在生完第一胎之後,發生子宮脫垂問題,所幸經由人工網膜懸吊手術,才解決子宮脫垂的窘境。
骨盆腔韌帶特別鬆弛易造成子宮脫垂
收治這名女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表示,生產是造成婦女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然而,也有人是因為體質因素,使得骨盆腔韌帶特別鬆弛,因而也易因此而造成子宮脫垂。
經常提重物是好發危險因子
林姿吟醫師指出,體質上會有子宮韌帶鬆弛問題,就好像有人會有疝氣體質般,除了會因為生產而出現之外,也有人是因為經常提重物,都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好發危險因子。
如果是老年人,因為已不具生育能力,多會建議直接將子宮切除,若是年輕婦女出現子宮脫垂,為了保有生育能力,較不會建議將子宮拿掉,會以人工網膜子宮懸吊手術或是以子宮托的方式來治療。
症狀輕微可採用子宮托治療
子宮托治療子宮脫垂可分為環狀與鹿角狀,林姿吟醫師指出,以子宮托治療子宮脫垂必須每6個月更換一次,如果是症狀輕微者,是可以採用此方法;此外,平常不要拿重物,並且可進行凱格爾運動,來預防子宮脫垂的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指出,22至23日北部、宜蘭及中南部山區低溫來襲,提醒民眾留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天氣最冷的清早不宜外出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戶外活動別受寒 頭頸四肢重保暖國建署慢性疾病防治組蔡維誼研究員指出,心血管...

閱讀詳情 »

家中孩子長不高,不少父母互相抱怨基因遺傳不好,日前更有一項調查發現,也有可能跟父母親力幫孩子做早餐吃,卻忽略攝取足夠鈣質有關。研究指出,台灣兒童身高已輸日本10年。營養師表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兒童長高有3大關鍵,除了足夠的睡眠時間,還需要包括完全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等,才有助於骨骼與肌肉發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0歲的王先生經營包包皮件門市,因為業務長期需要送貨。近幾個月發現開車上高速公路時,會感到特別緊張,甚至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尤其在空曠、遼闊路段特別嚴重。為了避免出現這些症狀,王先生只好改開平面道路,對工作造成很大影響,至身心科求診。另一名55歲的張先生每當要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50 歲的曹先生(化名)是一位高階主管,平時對於健康管理的觀念佳,規律運動、年度健康檢查等,身體狀況皆無異常。但近幾個月覺得自己容易忘東忘西,常遇到說過的話還需要反覆詢問,覺得自己注意力無法集中,擔心自己會在青壯年失智,更無法向任何人表述心裡的想法。朋友見狀,介紹他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