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出現肌少症可能與高齡、運動不足、營養不均衡或慢性疾病有關,主要因骨骼肌質量與力量強度的退化性喪失所造成;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主任王永成指出,通常30歲以後,骨骼肌質量每年就會損失0.5至1%,一旦出現肌少症,這時就會因骨骼肌萎縮,加上肌肉組織質量下降,促使肌肉纖維脂肪化、代謝不正常等因素,導致進行性肌肉功能喪失,容易跌倒。

肌少症合併骨鬆 恐提高老年人骨折機率

初始的肌肉質量,以及因高齡化引起肌肉質量減少的速度,都是引發肌少症的關鍵因素,尤其若平時缺乏運動,速度和力量強度就會在30歲後逐漸下降;王永成主任表示,肌少症會提高跌倒和骨折的機率,也因此大大影響老年人獨立生活的能力,尤其肌少症被認為與骨質疏鬆症有相關,一旦老年人出現骨質疏鬆症合併肌少症,恐使生活能力更為惡化。

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 有效測量肌少症

當男性低肌肉質量小於7.0kg/m2、女性小於5.4kg/m2,且步態速度低,或肌肉力量過低時,就恐為肌少症徵兆;王永成主任表示,在評估肌少症上,研究或臨床指出,使用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來測量,透過生物電阻抗分析,不僅較為簡易且安全,雖精準性相對較不足,但有任何疑似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診斷就能早期介入治療。

補充足夠蛋白質 遠離肌少症找上門

治療上,目前尚未批准用於治療肌肉減少症的藥物,但能透過運動或補充攝入足夠的卡路里和蛋白質,幫助舒緩症狀;王永成主任建議,老年人攝取膳食蛋白質,應增加到每天1.0至1.2克/公斤體重,也可透過補充營養補充劑,來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顧眼之前先顧肝 養肝權威教您護肝顧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約40歲女性,每日必喝咖啡,直到有天出現胃痛的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已嚴重至出現胃潰瘍的情況;屏東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忠成指出,患者因每天會喝上4至5杯咖啡,且習慣持續2至3年,份量也不斷增加,且一旦停止飲用,就會出現頭痛症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偏頭痛所導致。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曾有流鼻血的經驗嗎?通常普通流鼻血只要立即止血,多無大礙,但若出現反覆流鼻血的現象時,就應盡快就醫較為妥當;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宗欣指出,造成流鼻血的原因多樣性,若為經常性流鼻血,就應進一步接受檢查,看是否為其他疾病所導致。醫師吳宗欣進一步說明,包括鼻部外傷、鼻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是否也擔心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呢?尤其若因孩子動作較慢,就直接給與協助,像是穿脫鞋、衣服或餵飯等,恐就是造成孩子無法學習生活自理的阻礙;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謝渝婷指出,想要使孩子學習自理,甚至順利適應團體生活,父母的陪同與鼓勵就是主要關鍵。其實家長可幫助孩子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約50歲男性,因感冒至醫院就醫,經診所建議順便作糞便潛血檢查,意外發現罹患早期大腸癌,因為沒有淋巴轉移,且仍有癌化可能性,醫師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不需腸道切除,已順利將早期大腸癌完整切除,患者只需定期接受追蹤即可。在台灣,罹患大腸癌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傳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