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數位植牙新技術 植牙服務再進化

3D數位植牙新技術 植牙服務再進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嚴重齲齒、牙周病造成缺牙,或是跌倒、撞到牙齒掉落,患者多半都會面臨到植牙的選項,傳統植牙在最後的假牙製作時需要印模,耗時又辛苦;隨著3D數位牙科技術發展,現在牙醫師利用數位口內掃描機,紀錄患者口內狀況就可以取代傳統印模,不僅大幅節省假牙製作時間,品質也更加精確美觀,最快一日就能完成假牙製作。

缺牙不補恐致後患無窮 

中壢植牙醫師梁嘉元表示,因齲齒、牙周病造成缺牙的患者佔絕大多數,其不僅造成外表上的不美觀,還可能影響到日常咬合、發音、咀嚼等功能,甚至使其它完好的牙齒歪斜、脫落。而過往缺牙都是以做牙橋、活動假牙替代,但因需要修磨自然牙齒,且容易出現異物感,常常讓患者苦不堪言;隨著技術的進步,植牙在現今蔚為風潮,且更能被大多數人接受。

3D數位植牙位置精準 一日就能重建

植牙是缺牙患者的選擇之一,其藉由醫師將人工牙根透過手術置入於缺牙區的齒槽骨內,讓人工牙根成為安裝牙冠的根基,待人工牙根與齒槽骨骨整合,接著將假牙接上,讓牙齒重建成猶如原本的牙齒一樣自然;而傳統在製作假牙冠時,通常需先讓病患咬模,印製石膏模,加上送齒模往來的時間,往往需耗時一個星期的時間。梁嘉元醫師說,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了3D數位植牙新技術,不僅不再需要傳統的取模方式,且最快就能在一日內完成假牙製作,為病患省去大把時間。

植牙一次到位 數位化科技讓品質更升級  

梁嘉元醫師解釋,3D植牙技術是指術前利用3D電腦斷層掃描,在電腦上重現的原貌,並可立體翻轉檢視口腔缺牙狀況,精確評估缺牙區齒槽骨的寬度、高度,接著透過數位手術導板做更準確的植牙定位,提升植牙成功率,植牙後利用3D數位口腔掃描儀及全瓷牙冠數位研磨機製作全瓷假牙,一切都藉由數位化的方式讓牙齒重現往日的功能及外觀。

此外,梁嘉元醫師強調,傳統植牙靠的是醫師的手感及經驗,而3D數位植牙技術的出現,就如開車使用導航機,能更精準的定位人工植牙體的位置、大小,成為醫師的第三隻手,加上可避免傳統印模程序的不適,減輕患者看診負擔,讓缺牙問題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同時能達到預期的美觀效果,不再因為缺齒問題羞於見人,因此對患者而言無非是一大福音。

植牙技術結合數位牙科 治療更有效率

在過往案例中,梁嘉元醫師曾收治一名飛機維修員來植牙,該名患者因為牙周病造成缺牙來就診,因其職業關係,對機械概念相當好,因此對於3D數位植牙技術感到相當好奇,最後在醫師的說明及建議下,接受3D數位植牙,讓他終於恢復一口皓齒。梁嘉元醫師說,植牙技術結合數位牙科,這一條龍的服務,讓醫師在進行植牙手術時,更加如虎添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明6歲了,在幼稚園尿尿時,都要小心地等沒人的時間再去上。因為有一個長期藏在心中的疑問:「為什麼我的蛋蛋只有一個?」小時候媽媽告訴他:「等你長大,蛋蛋就會自己掉下來了!」經過好些年,小明心裡仍然滿是疑惑:「我的蛋蛋為什麼還沒自己掉下來?」 蛋蛋手術後如願擁有兩顆 小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重病住院患者 可能引發急性譫妄症 平日舉止端莊的61歲婦人,長期接受洗腎,最近因兒子失業而常常失眠,竟出現言不及義的喃喃自語,甚至掀衣展示她的開刀傷痕。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精神科主任周少華表示,該婦人是罹患急性譫妄症,經藥物治療後已完全康復,呼籲民眾多注意家中的長者,尤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血糖機與智慧型手機結合 全天候照護糖尿病患 一位初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病患的楊小姐,經由積極的飲食控制,胰島素治療及雲端平台的資訊系統的輔助,進行以病人為中心的糖尿病全面照護,讓病人的自我血糖管理得以精進,進一步改善糖尿病控制狀況,使楊小姐在3個月之內的糖化血色素由1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0歲陳太太,平日在家含飴弄孫,缺乏運動,已經知道有高血壓達3年多卻不規則服藥。最近稍微跑步就會喘,胸口不時也有悶痛情況。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室明顯肥厚併心內壓力上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也降低。後來在醫師重新整合高血壓和心臟用藥後,並開始低鹽飲食、加強運動,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