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成不甩定期檢查! 台灣成人糖尿病患近2成惹出心腎病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者不定期檢查,等於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國健署今(28)日公布國內最新調查結果發現,國人18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近2成合併有心臟疾病,合併腎臟疾病者也有約1成,其實這些合併症皆可以透過早期檢查發現,偏偏調查顯示大警訊,竟有3到5成糖尿病患忽略各項定期檢查。

在第一線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護理人員就有深刻印象,診所曾有一名患者得病後不能接受自己有糖尿病的事實,不願按時就醫及服藥,導致血糖值高高低低起伏不定,還常發生頭暈、冒冷汗的低血糖現象,多虧護理師一再透過電話或通訊軟體關心,解答日常控糖問題,協助他學習血糖監測、用藥等自我照護技巧,才不再排斥就醫和服藥。

國健署上午公布「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發現國人18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約1成合併腎臟疾病、近2成有心臟疾病,另約5%發生視網膜病變,發生合併症的比例並不低。

但調查同時也發現,有超過4成的糖尿病患沒有定期做尿液檢查、近3成無檢驗血脂、超過5成無眼底檢查;歸納原因,大多數的病人都因為平常沒有症狀而忽略了定期檢查。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強調,要降低糖尿病合併症發生,除了按時就醫,控制血糖平穩之外,更需要定期檢查三高、尿液微量白蛋白和眼底,才能早期揪出合併症,早期介入治療。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的日前發起「保腎護心,篩初健康」計畫,調查國內12家醫院、超過萬名糖尿病病人照護成效,顯示已有5成糖友血糖控制達標,但也有超過2成的病人合併高血壓和蛋白尿問題,而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與尿蛋白正是心腎病變的高風險因子。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提醒,國外研究推估糖尿病患平均10年發生腎臟疾病的風險機率約35%、5年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機率約6%,須定期評估與確認心腎病變風險,才能儘早選擇適當的藥物,做好保腎護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六都中老最快!北市逾65歲人口已破18% 首創前瞻中心顧老人

吃稀飯必配「第一配角」 他天天吃!心血管風險竟上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首批到手的11.6萬多劑AZ疫苗,今(19)日中午前已經配送4.4萬多劑到全台56家專責醫院手上,經專家會議最終拍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晚間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周一(22日)正式開打!會中專家也建議由行政院長或陳時中帶頭接種,陳時中回應「我個人沒問...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世界睡眠日(3/19),今年主題是「規律睡眠,迎向健康」,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很多人的生活習慣被打亂,加上宅在家的時間增加,3C產品的使用大幅提升、缺乏運動等因素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健康受到極大影響。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吳易澄醫師提醒,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支柱,也是...

閱讀詳情 »

配合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理念,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自110年3月22日至4月12日,舉辦「2021兒童口腔健康週-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活動。懷孕婦女及15歲以下嬰幼兒與青少年於活動期間持健保卡至貼有「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貼紙之牙醫診所/醫院牙科部...

閱讀詳情 »

南山人壽推出守護保戶在疫後時代也能安心與疫共處,享受完勝健康五指標的「5A人生」。南山人壽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民眾亦需學習在疫情常態化之下,與疾病共處的解方,因此提供民眾與疫共處的三大原則:(一)「基本防疫措施」滿足;(二)「住院醫療保障」補足;(三)「自主健康管理」作足。建議除了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