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021世界睡眠日 新竹馬偕醫院:累積健康財富,就從睡眠開始!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世界睡眠日(3/19),今年主題是「規律睡眠,迎向健康」,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很多人的生活習慣被打亂,加上宅在家的時間增加,3C產品的使用大幅提升、缺乏運動等因素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健康受到極大影響。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吳易澄醫師提醒,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支柱,也是增強免疫系統的有效方法之一;如遭受失眠之苦,可以用睡眠日記來記錄每天的生活與睡眠狀態,來釐清問題及找出改善方法。如有必要,可求助家庭醫學科或是精神科醫師,針對睡眠問題做謹慎詳細的評估與治療。

美國加州大學曾針對一百萬名美國民眾進行研究,發現一天睡七個小時的人活的最久,這意味著睡眠本身是一種調理健康的重要機制,但究竟怎樣才是好的睡眠呢?吳易澄醫師表示,一個好的睡眠要睡得飽,也要睡得好。失眠的主觀感受相當多元,不同的睡眠樣態都有其特別的神經與精神病理的成因,睡眠中的其他行為還包括夢遊、說夢話、磨牙等不自主的動作。規律的生活作息是重要因素,睡眠環境包含光線、噪音、溫度、空氣流通都會有所影響。

2021世界睡眠日 新竹馬偕醫院:累積健康財富,就從睡眠開始!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吳易澄醫師提醒,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支柱,也是增強免疫系統的有效方法之一。 (圖 / 新竹馬偕提供)

吳易澄醫師表示,壓力帶來失眠是很常見的,短期的壓力性失眠約一個月內會緩和;若超過一個月仍持續睡眠障礙,則必須積極調整生活或工作安排。個人的生活壓力與生活習慣常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工作與勞動型態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需仰賴勞動力維持機器二十四小時運作或是各種輪班工作,往往使得睡眠障礙成為常態。

飲食習慣也會直接影響睡眠,吳易澄醫師表示,比方說睡眠中飢餓或過飽、水份攝取導致頻尿、刺激性飲食、含有咖啡因的茶或咖啡,也常常導致失眠。有些民眾甚至喝酒助眠,其實酒精會改變睡眠結構,減少深睡期,反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別說長期藥物(甚至包括睡眠藥物本身)或毒品濫用的影響。

吳易澄醫師表示,要改善失眠情況,其實可先從生活型態上的改變入手,先嘗試建立一些睡前習慣:1.提早就寢時間,盡量不要熬夜,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2.晚上避免喝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品,以免難以入睡。3.調暗房間燈光,保持內部空氣流通,並在舒適的溫度入眠。

 

相關推薦

台灣代表隊在此次東京奧運賽事上表現亮眼,從開賽至今已奪得2金4銀5銅,奪牌數創下歷屆奧運新高。行政院長發言人羅秉成指出,政府體育預算已從2016的80億,大幅提升至134億。台灣舉全國之力今天才能有亮麗成績,面對激烈競爭,無論我國選手是輸是贏,都能戰現最好風格與態度,選手們對國家高度認同更是令人感動...

閱讀詳情 »

鷄籠中元祭傳承至今邁入第167年,基隆市文化局今(5)日舉辦「2021辛丑雞籠中元祭」線上記者會,宣布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即將正式登場,雖然因應疫情影響縮小規模,重要祭典科儀採線上直播,不過文化局也特別設計中元限定「平安爆好運爆米花」,歡迎民眾在家裡邊吃爆米花邊參與中元祭。記者會現場由今年開燈放彩開幕劇...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5輪預約,今日上午10時至8月7日中午12時止開放預約接種。另外,媒體人周玉蔻今日上午在廣播節目爆料,今天台灣本土確診「好像是個位數」。指揮中心今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將說明最新疫情和防疫作為。「COVID-19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