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稀飯必配「第一配角」 他天天吃!心血管風險竟上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吃早餐界的第一配角,竟差點惹出心血管風險!門診就有一名公司老董平日早餐嗜吃「稀飯+肉鬆」的傳統黃金組合,就愛肉鬆那種鹹香滋味,結果健檢時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的丙二醛MDA指數升高,恐讓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提升。背後原因,若炒肉鬆的油不耐高溫或攝取過多就有可能使MDA升高。

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表示,該名男子平時保養得宜,但MDA指數上升至1.6 nmol/ml,雖然並無超過正常值(≦1.52 nmol/ml)太多,但過往研究分析發現,MDA只要超過1.1以上者,其三酸甘油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相關檢測異常比例,遠高於正常者的1.2到1.7倍,心血管風險提升。

一問發現,原來男子平日早餐就喜歡吃稀飯配肉鬆,此次定期抽血檢測時,因安排了無痛腸胃鏡檢查,須進行低渣飲食控制,結果3天下來餐餐只吃稀飯配肉鬆,可能就是導致MDA升高的主因。

林美秀表示,由於肉鬆在製造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油進行高溫焙炒,油脂易因高溫破壞形成氧化,若油不耐高溫或攝取過多就有可能使MDA升高;問題在於MDA是不飽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攻擊過氧化後的產物,累積越多、形成越快,代表身體自由基越多,MDA能傷害動脈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亦能破壞DNA導致癌症,是心血管風險管理中相當具有指標性的數值。

男子事後遵守醫囑,在下次回測前先不再食用肉鬆,結果2個月後MDA數值果真下降至0.77 nmol/ml,恢復到正常範圍。

林美秀提醒,肉鬆號稱是早餐界的第一配角,不論配稀飯、夾吐司,加入飯糰都超百搭,但民眾得小心吃太多肉鬆,可能讓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尤其,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是可預防的,肉鬆屬於高油高糖的加工再製品,偶爾食用可以,但應避免大量、頻繁的食用,日常生活中應選擇正確的食物烹調方式,避免使用高溫烹調過的油、重複使用回鍋油、加工過的油(反式脂肪)並注意油品的冒煙點,少碰加工再製品,多吃原型食材,才能確保健康。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疫苗致死?壓垮全民信心 陳時中親公布4人死因急喊「別恐慌!」

六都中老最快!北市逾65歲人口已破18% 首創前瞻中心顧老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政委唐鳳版的「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已同步開放全國第9類及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今(12)日傍晚將第一波收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公布最新數字,意願登記人數已超過272萬人,由於未來3周只提供AZ疫苗接種,陳時中評估一定會有超過...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已經打過疫苗的民眾最關心何時打得到第2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宣布最新政策,除第一類接種對象、國籍航空機組員及孕婦的第二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維持於間隔至少28天後接種外,其他...

閱讀詳情 »

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與上海復星醫藥簽訂「銷售協議」,一共購買1000萬劑BNT疫苗。BioNTech執行長及共同創辦人沙辛(Ugur Sahin)發表聲明指出,非常感謝能提供台灣人民由歐洲工廠生產的疫苗。上海復星總裁吳以芳也發表聲明表示,很高興看到復星醫藥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能為台灣...

閱讀詳情 »

近期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預約接種系統推出,第9、10類人開放上線選填,此外,若是選擇AZ疫苗,從16日即能開始施打,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呼籲民眾盡速登記、不要挑品牌,至於疫苗混打方面,他則表示自己不會這麼做,「先等美國承認了再說。」楊為傑於臉書上指出,近期疫苗開放第9、10類人預約登記,但目前登記的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