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月大女嬰脖子隆起難呼吸、進食險要命 竟是罕見頸畸胎瘤

▲少數畸胎瘤生長於頸部,且多為惡性腫瘤。(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剛出生就面臨生死關頭,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因為右側頸部長了腫瘤,且生長迅速,大小達到4.5公分,不但外觀隆起,還壓迫食道與氣管而無法順利進食與呼吸,差點要命,確診為頸畸胎瘤,醫療團隊最後採取達文西微創手術來切除腫瘤,切片檢查確認為惡性腫瘤,術後傷口小、復原狀況佳,隔天就能拔管進食。

童綜合醫院達文西中心暨耳鼻喉部主任蔡青劭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能從腫瘤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畸胎瘤約95%至98%皆為良性,存在於卵巢或是睪丸中,僅有少數、約2%至5%的畸胎瘤生長於頸部,而且多為惡性腫瘤。

蔡青劭說,由於頸畸胎瘤少見、且與淋巴管瘤難以區分,因此需要透過核磁共振,或測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數、胎兒蛋白指數進一步確診,而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頸部佈滿神經、血管與重要器官,若確診頸畸胎瘤應盡早接受治療。

頸畸胎瘤多半發生在嬰幼兒身上,成人案例極為少見,不過門診也曾收治一名26歲男子,左側頸部從小就異常隆起,一次感冒後腫塊凸起得更嚴重,還壓迫到神經導致手部抬高困難,經過檢查確診為8公分的頸畸胎瘤,幸運的是,同時發現男子患有隱睪症,且頸畸胎瘤的原發部位竟是睪丸癌,一併進行切除治療。

蔡青劭提醒,畸胎瘤若不幸形成於頸部,腫瘤往往生長快速,因此切勿拖延治療,避免危害周邊器官與神經,雖然頸畸胎瘤無法預防,不過醫學進步下,手術選擇多元,若頸部有不明隆起,應儘早就醫診治。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連3天低於200例,新北市今天新增65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說,金山區昨天新增1例確診個案,市府隨即疫調匡列,查出是家庭群聚感染,機動快篩隊明天上午就會進駐,呼籲金山民眾趕快出來篩檢。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苗陸續開打,全國累計85萬5,125人次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6月12日14日,AZ疫苗新增12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其中一例在加護病房住院中;莫德納疫苗則新增2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都是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統計,6月12日到6月14日新增4萬8,...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132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6例。有關媒體詢問6月28日後確診數若續降,各縣市可否「自行降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隨時在變化,會隨時予以監測,不排除任何可能」。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知名日本賣場唐吉軻德昨晚10時突臨時停業,進行全店消毒2天,工作人員也將進行快篩。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為止沒有收到唐吉軻德的有確診個案通報。日式賣場唐吉軻德於今年初來台,在西門町設立,主打24時營業方式深受許多人喜歡,但昨天晚上10時突然臨時停業,表示要店內消毒2天,將於6/15恢復營業,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