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5大原因,導致產後大出血!加強「子宮按摩」很重要,降低45%產後出血就靠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大原因,導致產後大出血!加強「子宮按摩」很重要,降低45%產後出血就靠它...

1名36歲產婦生產完後發生產後大出血,血壓驟降、意識不清,立刻送醫後發現產婦為子宮收縮不良導致大出血,且仍有許多血塊積在子宮內。醫師表示,想預防產後大出血,改善子宮收縮無力現象很重要,因此在產後可以多多按摩下腹、子宮底,促進子宮收縮以減少失血量。

5大類原因恐導致產後大出血

成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陳柏帆表示,古人說生小孩生得過是「雞酒香」,生不過就是「四塊板」,可見古時生產是生死攸關的大事。隨著現今醫療進步,越來越多新的檢查、技術、藥物、手術方式接連問世,即便如此生產仍是充滿風險的事。最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產後大出血」。「產後大出血」定義為陰道生產出血超過500cc、剖腹生產出血超過1,000cc。陳柏帆醫師指出,產後大出血的發生原因可歸為以下4類:

1) 子宮收縮不良/

最常見的子宮收縮不良與體質虛弱、產程延長、體力消耗太大,有肌瘤或肌腺症、多胞胎、巨嬰生產等有關,剖腹產的麻醉藥物也可能影響。

2) 產道裂傷/

如陰道裂傷、子宮頸裂傷、子宮裂傷。

3) 生產組織殘留/

如胎盤殘留、血塊殘留,或者更嚴重的植入性胎盤。

4) 凝血功能不佳/

個人體質異常缺乏相關凝血因子所致。

新子宮收縮劑藥效長、可降低45%產後出血

陳柏帆醫師表示,對於最常見的子宮收縮不良所引起的大出血,臨床上有許多藥物可以選擇。近來台灣引進的長效型子宮收縮劑,用於剖腹產胎兒娩出後,相比傳統收縮藥物的藥效持續時間較長,可達1-2小時,文獻統計發現可以減少子宮收縮不良機會及降低45%產後大出血發生率。惟該藥物在衛生福利部核准的適應症中僅限剖腹產使用,且須自費。

按時產檢、與醫師好好配合、選擇合適生產方式

陳柏帆醫師表示,除了使用藥物及手術止血外,也有子宮內水球壓迫止血。萬一各種方法仍無法有效止血,還有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直接針對大出血相關的血管進行栓塞,達到止血效果及保留子宮。

臨床上產後大出血多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突然發生。因此,陳柏帆醫師表示,對於孕產婦,按時產檢、做好身體檢查,與產檢醫師好好討論及配合,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是很重要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近來手機APP風行,許多女性尤其是想懷孕生子的人都會下載「月事APP軟體」,除了可以記錄月經周期、經期和安全期提示外,亦可預測排卵日及最佳受孕期,提供受孕或避孕之參考,因為多功能且兼具方便實用性,已漸取代傳統手繪版,但畢竟軟體程式是固定模式,臨床上常會遇到不孕患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4歲的謝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平時還有抽菸的習慣,最近3個月開始有左手提重物或姿勢改變時容易頭暈,左手抬高就會手麻、無力等現象,經門診檢查發現病人兩手血壓差異很大,左手血壓比右手血壓低約40mmHg,左手脈搏十分微弱,檢查發現,病人的左鎖骨下動脈嚴重狹窄,安排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現代人心理壓力大,104年全國自殺通報有29,914案,其中新北市104年自殺通報案數有5,967案,較前1年增加298案(增加率為5.3%),新北市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共同推動「世界自殺防治日」,即日起辦理心理健康講座、音樂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50歲左右女性正值更年期,平時個性急躁,晚上不易入睡,過去被診斷有自律神經失調,最近因便秘問題自行服用瀉藥,吃完馬上拉肚子,但卻仍又連續2、3天無法自行解便,於是前往醫院求診,治療後漸漸可以自行排便,之後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服藥半年後,減低抗焦慮藥物劑量,並能夠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