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遵循30天法則 3招跨出舒適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

遵循30天法則 3招跨出舒適圈

人都有惰性,要讓一件事情從零開始變成習慣,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與心力。尤其是心靈要堅持與強壯,戰勝心魔。要培養好習慣不可輕易中斷,否則又得重頭開始。想建立良好的習慣,最好維持一段時間。

30天法則欺騙大腦 養成好習慣

當我們在三十天裡持續不間斷重複進行某些事,像是不要自己滔滔不絕,練習專心聽別人講話;或者與人為善,不要雞蛋裡挑骨頭,持續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大腦就會記得這些行為。為了讓大家可以成功養成好習慣,且不會輕易放棄,以下提供幾個方法:

1) 欺騙你的大腦

「持續改善」(Kaizen)是日本人追求進步、要求自己改變的作法。這種方式強調,要達成目標不須耗盡力氣,只要一點一滴努力付出,一定會有成功的時刻。不須滿頭大汗,也能掃除眼前的阻礙,就是持續改善的作用。像是想和別人建立關係,不須戰戰兢兢和別人攀談,倒不如誠懇地和對方打聲招呼。累積小小的努力,就成為日後成功的根基。

2) 跨越界限

貪圖舒適常常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或是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又會感到莫名的害怕。只要把握「做了就對了」的原則,面對每一次事件,我們要懂得忽略負面的想法和感覺,並馬上執行預定的計畫──跟經過程式設定的機器人一樣反應迅速。舉例來說,想更進一步認識某人,就得跳過內心的想法:「他應該會覺得這樣很煩」,並且寫封email 給他;或是,忽略「紅色對我來說太高調了」的念頭,立刻穿上紅色的洋裝。

3) 向心中的榜樣學習

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力超乎我們的想像,因此,兩個有關聯的人,可以很迅速地適應彼此。只要有一方不健康,另一個人也會不舒服;正向的影響力亦是如此。所以,經常與我們心目中想學習的榜樣交流,能帶來好處。我們也可以用崇拜的口吻請教對方──稱讚別人,不僅能給對方好印象,還能獲得善意的回應。

欺騙大腦、學習榜樣 慢慢展翅高飛

透過30天的習慣,欺騙大腦、跨越原本心裡那無形的畫地自限。就算心裡有猶豫或反對的想法出現,也不要輕易慢下來或停頓,不妨多多接觸心目中的榜樣。有時候,那些自己加諸的限制,都只是為了讓自己待在舒適的地方不用冒險,但若要成長,一定要破繭而出。

(本文摘自/你不必完美,但可以更有魅力/大好書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魏先生,長期有運動的習慣,1年前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術後魏先生發現勃起功能大幅退化,無法進行性行為,而且早晨自發性勃起也消失,最近幾個月發現自己的陰莖萎縮,43歲林先生,有25年菸史,同時患有三高,平時沒有運動,最近2年來勃起功能明顯變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日前有民眾拾獲蝙蝠轉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檢驗該蝙蝠感染疑似新型麗沙病毒,因應國內首度自蝙蝠檢出疑似新型麗沙病毒,為維護國人健康安全,疾管署表示,民眾若不慎遭蝙蝠抓咬傷,可經醫師評估除施打狂犬病疫苗外,建議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7月起曾接觸蝙蝠 可至衛生所就醫 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失智症有很多種,有些類型的初期症狀並不像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力減退,這時候家屬往往很難接受個案的失智症診斷,某些患者的失智症,是額顳葉型失智症,會讓個案在初期沒有記憶下降,而表現在行為問題上,人格轉變或語言功能退化,因此民眾較難將之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 易怒、社交行為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04年全民健康保險住診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肺炎及流感住院人數最多,花費高居第2名,且不到5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肺炎,台灣僅46%民眾自覺了解肺炎,低於香港(63%)、南韓(68%),而29%台灣民眾卻認為肺炎只是比較嚴重的感冒,然而,一旦感染肺炎可能會引發膿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