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年新高!「性交距離」失守 今年防疫期間淋病激增近4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台灣人守住了檯面上的社交距離,私底下「性病」反倒激增!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今年1到5月底止,淋病確定病例數來到2338人,創下5年來同期新高,更一口氣比去年同期大增近4成之多,年齡多集中20到29歲,尤其女性增幅破7成,高於男性增幅的3成,推論不安全性行為及多重伴侶是禍首。

疾管署統計,2016至今年(1到5月)的同期淋病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726人、1943人、1719人、1703人以及2338人。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年1到5月的淋病確定病例數的確激增,是5年來的新高,不但比去年同期增加37.3%,其中女性由去年的114人增至202人,增幅足足是77.2%;男性則由1589人增至2136人,幅增也有34.4%,雙雙往上飆,只是女性過往人數較少,才顯得增幅驚人。

疾管署坦言,近期淋病激增的原因難查,畢竟無法針對每一個人進行清查,但經驗顯示,不安全性行為依舊是主要禍首,尤其,今年以來的好發族群明顯集中於20到39歲的性行為活躍年齡層,確診通報1767人(占75.6%)。

林詠青說,淋病症狀包括有小便刺痛、灼熱感及流膿等,潛伏期約2到7天,相較於梅毒的10到90天、愛滋的5年到10年,是最為容易發病的性病,阻斷傳染之道,唯有全程使用保險套,並多利用性病友善門診進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夫婦孟加拉染疫返台「真沒穿防護衣」! 指揮中心要查疫調不實責任

【有影】癌症死亡時鐘快轉「10分27秒奪一命」 罹這4癌死亡年齡最早夭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病從口入,一點也不假!一名55歲男子,一向身體健康,沒有慢性病也幾乎不感冒,平時習慣在上班途中到早餐店買未熟蛋當早餐,日前,右邊胸口突然出現凸起的腫塊,短短一個禮拜就長大到8公分,還伴隨疼痛及胸口緊緊、悶悶的,就醫檢查發現是極罕見的沙門氏菌造成的胸壁感染,排除所有致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升溫,國內更出現首例、又是年紀最小的兒童重症死亡個案,引發不少家長恐慌,但該不該打兒童疫苗?有沒有副作用?又是另一個讓家長猶豫的關鍵,美國最新研究結果有助家長下決定!小兒感染症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20)日就引用美國CDC昨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月報稅季又快到了!還在頭痛怎麼報才最省荷包嗎?健保署提供最有利的報稅攻略,提醒民眾,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方式,去年度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都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全年2萬4000元保險費扣除額上限限制。 健保署財務組專門委員張菊枝今(20)日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