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年新高!「性交距離」失守 今年防疫期間淋病激增近4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台灣人守住了檯面上的社交距離,私底下「性病」反倒激增!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今年1到5月底止,淋病確定病例數來到2338人,創下5年來同期新高,更一口氣比去年同期大增近4成之多,年齡多集中20到29歲,尤其女性增幅破7成,高於男性增幅的3成,推論不安全性行為及多重伴侶是禍首。

疾管署統計,2016至今年(1到5月)的同期淋病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726人、1943人、1719人、1703人以及2338人。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年1到5月的淋病確定病例數的確激增,是5年來的新高,不但比去年同期增加37.3%,其中女性由去年的114人增至202人,增幅足足是77.2%;男性則由1589人增至2136人,幅增也有34.4%,雙雙往上飆,只是女性過往人數較少,才顯得增幅驚人。

疾管署坦言,近期淋病激增的原因難查,畢竟無法針對每一個人進行清查,但經驗顯示,不安全性行為依舊是主要禍首,尤其,今年以來的好發族群明顯集中於20到39歲的性行為活躍年齡層,確診通報1767人(占75.6%)。

林詠青說,淋病症狀包括有小便刺痛、灼熱感及流膿等,潛伏期約2到7天,相較於梅毒的10到90天、愛滋的5年到10年,是最為容易發病的性病,阻斷傳染之道,唯有全程使用保險套,並多利用性病友善門診進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夫婦孟加拉染疫返台「真沒穿防護衣」! 指揮中心要查疫調不實責任

【有影】癌症死亡時鐘快轉「10分27秒奪一命」 罹這4癌死亡年齡最早夭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愛慈基金會的「黑寶繪本」幫助外界了解愛滋寶寶如何找到寄養家庭。 (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關懷全球弱勢兒童的「為兒童而走」活動今年邁入第16年,今年募得的142萬元款項,其中將分別捐助給「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和「台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用於預防愛滋寶寶專案及原住民...

閱讀詳情 »

▲助眠藥物越吃越多還是睡不著?當心藥物依賴。(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國人有失眠困擾者的比例高達20.2%,即每5個人就有1個人為失眠所困擾。但國內醫院藥師發現,不少人常因覺得助眠藥物無效,竟自行改服「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不當使用、...

閱讀詳情 »

▲腎臟病患者夏天吃西瓜消暑前應與醫師諮詢。(示意照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到了,不少人愛嗑西瓜、喝西瓜汁消暑解渴,但國內腎臟科門診近來就發現,有多名腎臟病老病號,抱怨手腳嚴重水腫「胖了7、8公斤」,醫師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西瓜吃上癮,卻因體內水分無法順利排...

閱讀詳情 »

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之一,若嬰幼兒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不足,不僅將可能影響骨骼發育,更可能導致佝僂病等問題。到底該如何判斷嬰幼兒需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母乳寶寶或非使用維生素D加強配方且奶量不足1000c.c.的寶寶都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