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種蔬菜孩子最不愛,7成兒童飲食不均

兒童節快到了,大家一起來關心未來主人翁的營養狀況!根據兒福聯盟所做調查,台灣學童普遍有偏食、討厭吃蔬菜及零食、飲料當飯吃三大危機,導致營養不均衡,呼籲家長利用烹調、引導等方式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以免危及健康。
5種蔬菜孩子最不愛,7成兒童飲食不均
兒盟公布「2015年兒童飲食習慣調查報告」,發現56%的學童每週至少3天吃零食,24%每天吃,26%甚至把零食當正餐,建議家長減少外食、每週3天在家吃飯,3菜1湯就能吃到均衡營養,30分鐘的親子共餐時間,不但可以改變孩子偏差的飲食習慣,更讓全家人身心健康。

《兒盟調查兒童飲食習慣》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去年12月22日至今年1月20日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兒童飲食習慣問卷調查」,發出1571份問卷,有效樣本1440份,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兒童飲食習慣三大危機: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衡、討厭吃蔬菜以及把零食、飲料當飯吃

《72%兒童飲食不均衡》
調查指出,高達72%的兒童飲食不均衡、9.6%有偏食行為,攝取較少的前三名食物分別是奶類、超過半數(57.9%)的兒童並未每天攝取,其次是豆魚肉蛋類 (36.1%)、蔬菜類(20.6%)及水果類(26.9%)。 兒盟執行祕書黃韻璇指出,均衡飲食是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但不少孩子長期偏食、不愛吃蔬果,甚至把零食、飲料當正餐,長期下來,勢必威脅身體健康。

《孩子不愛食物,至少吃一口》
調查發現,孩子最不喜歡的食物排行榜前五名都是營養價值高的蔬菜,依序是苦瓜(68.5%)、茄子(51.0%)、山藥(44.2%)、芥蘭(47.1%)及青椒(41.4%);不喜歡吃的水果為番茄(19.3%)、鳳梨(19.3%);還有蝦子(11.8%)、魚(10.4%),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發現孩子偏食時,家長可與孩子約定『一口律』、即至少吃一口,了解好食物可讓自己更健康,家長也應以身作則,國外研究指出,親子一起吃,孩子每天可多吃213克的蔬果

《29.5%的家庭每天開伙》
孩子不愛吃蔬果,反而喜歡熱量高、糖分高、營養價值低的零食、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調查發現,23.9%的兒童每天吃零食、20.2%每天喝飲料、6%每天吃油炸食物,26.1%甚至把零食當正餐,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等問題。

調查也指出,35.6%兒童每週3天以上的晚餐是外食,8.6%甚至天天外食,每天開伙的家庭僅29.5%,進一步分析發現,親子每週共用晚餐的天數若少於3天,孩子偏食行為的比例最高

《「33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黃韻璇指出,飲食不均衡影響腦力與肌肉發展,更影響學習表現,應把握關鍵期,讓孩子從小接觸全穀、蔬果、牛奶等食物,兒盟提倡「健康寶貝333」守則─每週3天在家吃飯,3菜1湯營養均衡,30分鐘親子共食,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嚴重新冠肺炎患者經給藥後,肺部X光顯示情況立即獲得改善。(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搶救嚴重新冠肺炎患者性命,用藥快了國際一步!台北榮總今(29)日發表其收治一名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嚴重肺水腫患者的成功救治經驗,該名患者轉送到台北榮總已經休克還有呼吸衰竭,必須插上葉克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及植化素,像是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花青素等營養素,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因此依據國健署「我的餐盤」建議,每天要攝取2至3個拳頭大的水果,相當於1.5至2碗去籽、去皮的切塊水果,然而許多民眾認為「喝果汁」等於「吃水果」,用果汁取代新鮮水果,但如果依賴果...

閱讀詳情 »

不少人步入中年後,體檢時都會被檢查出有「脂肪肝」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脂肪肝?對健康的影響又有多大?臣宏診所院長詹秉鋐醫師表示,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雖然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單純性的脂肪堆積,對健康無立即性的危害,但仍有約1成民眾恐惡化為脂性肝炎,若置之不理恐惡化成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提醒民眾...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乳癌、子宮頸癌以及大腸癌,國內大規模篩檢資料已經證實,只要透過定期篩檢就能降低這3種癌症的死亡率分別接近4成到7成;不過,台北市衛生局今(29)日公布台北市民接受這3種癌症的篩檢涵蓋率最低僅4成、最高也不過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