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旬老翁下面腫1大包如木瓜 股溝疝氣嚴重恐器官壞死

6旬老翁下面腫1大包如木瓜 股溝疝氣嚴重恐器官壞死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68歲徐姓老先生,「該邊」(鼠蹊部)常常在活動後局部鼓起,躺下時又恢復,數10年來皆如此,雖然活動時會「卡卡」但因為不疼痛,老先生便不以為意,直到鼓起的範圍越來越大,誇張到1大包狀似木瓜,才終於前往就醫治療。


股溝疝氣讓下面1大包 術後解決多年困擾


羅東博愛醫院一般外科呂長運醫師表示,徐老先生的症狀是腹股溝疝氣所造成,即鼠蹊部的肌肉筋膜弱化缺損,使腹腔內器官隨疝氣囊袋,從腹腔掉落至鼠蹊部與陰囊,且經年未就醫矯正,腹壁缺損逐漸擴大、腸子越掉越多,才會形成外觀1大包的情況。徐老先生在就醫後,透過外科手術,以人工網膜修補腹壁肌肉缺陷,終於解決多年困擾。


疝氣感到疼痛應盡速就醫 嚴重恐致器官壞死


呂長運醫師指出,一開始發現疝氣時,掉在疝氣囊袋的器官若沒有被勒住或卡死,病人就不會感到疼痛,在休息平躺時可自行將疝氣推回,所以病人一般不急著就醫。然而一旦囊袋中的器官被勒住,無法徒手復位,就會形成嵌頓型疝氣。


嵌頓型疝氣發生時,病人會劇烈腹痛,出現腹脹或嘔吐等腸阻塞症狀,且被勒住的腸子可能會缺血壞死,進一步導致臟器穿孔、腹膜炎或敗血症的的風險,所以必須在6小時之內緊急進行手術治療。


疝氣患者不僅是中老年人 年輕朋友也有機會


成人腹股溝疝氣發生的機率,男性是女性的9倍,好發族群為肌肉退化的中老年人,以及長期腹壓增加的族群,如:長期搬重物者、慢性咳嗽者(抽菸族群)、長期便秘者(排便用力)或前列腺腫大者(小便用力),這些活動與習慣都會促使腹壓升高,經年累月即有可能成為疝氣的高風險族群;年輕朋友瘋健身,如果突然做太強烈的腹肌訓練與核心運動,也有可能造成腹壁肌肉受傷而產生疝氣, 建議要循序漸進或請教練指導。


要預防疝氣,建議民眾除了適度運動維持強壯的核心肌群,也要治療慢性咳嗽、長期便秘與解尿困難的症狀,避免持續高腹壓讓腹壁肌肉疲勞弱化。而若已經發現有疝氣鼓起的症狀,也建議盡快就醫接受手術治療,避免嵌頓型疝氣的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髖關節骨折常是高齡者失能的原因之一,手術後若沒有積極復健治療則無法復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去年試辦髖關節骨折病人術後復健治療,增加2周住院復健治療及6次居家復健治療,至今共治療226名病人、追蹤3個月,多數患者都能自理生活,大幅提升生活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醫務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告6月抽驗連鎖咖啡熱飲塑膠杯蓋結果,共計抽驗25件產品。雖然依照杯蓋標示的耐熱溫度(95-120℃)進行耐熱性測試與材質鑑別試驗都符合規定,但仍有9件產品標示不符合食品容器具包裝標示新規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邱秀儀處長表示,此次抽驗除了針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保護健康不是口頭禪,而是要有作法!至於要使身體健康,就要懂得養生;擅長養生的中醫師李深浦,就非常鼓勵大家能身體力行五行養生法。他並強調,如果心肺功能好,則與肝腎的互動就必定佳。相信只要能搞懂中醫所謂的五臟及五行的關係,並能依循此養生法確實執行,應該就向健康人生往前邁了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南市一名83歲的陳姓老翁,被診斷出大腸直腸癌已末期轉移,心裡非常排斥住院,深怕一住院可能就出不了院,而想放棄治療;所幸在醫師專業的建議下,經由「居家化療」方式,每2週在家接受為期僅2天的化療療程,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不僅維持與增進生活品質,更延長生命,病患多了1年半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