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0歲以下女性打AZ難排除血栓風險 李秉穎:利大於弊

60歲以下女性打AZ難排除血栓風險 李秉穎:利大於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盟藥品管理局昨(7)日給予報告,歐盟施打約3,400萬劑牛津AZ疫苗,發生169件罕見血栓事件,無法排除與疫苗關連性,大部分個案都是60歲以下女性,多在接種疫苗2周後出現身體不適;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臨時召開記者會回應,評估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不影響國內AZ疫苗接種政策。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雖然牛津AZ疫苗剛施打時,有出現肺部血管栓塞,與下肢深部靜脈血管栓塞事件,但目前都已經排除關連性,然而在自體免疫性導致的廣泛性血管栓塞,發生在大腦靜脈竇與腸系膜靜脈栓塞,施打牛津AZ疫苗後發生率有上升趨勢。


李秉穎強調,歐盟藥管局發現60歲以下女性個案,可能因自體免疫反應的瀰漫性血管栓塞併發血小板低下,但發生率以「百萬分之幾」計算,其他靜脈拴篩發生機率也是「百萬分之幾」,雖然有一定風險,但相對施打疫苗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危害,仍然是利大於弊,持續呼籲民眾施打。


現場記者提問,對於歐洲新冠疫情較緊繃,施打牛津AZ疫苗有減少感染好處,但台灣幾乎沒有疫情,是不是也「利大於弊」,李秉穎回應,必須看短期與長期,短期來看台灣感染風險低,但長期來看,全世界所有人都有1次機會會碰到病毒,就有20%重症風險,與2%至10%死亡率,疫苗就能提供保護力。


李秉穎說,台灣在短期內不會有病毒感染風險,但仍會有部分民眾會因工作出國,或類似奧運國手要比賽,不是沒有出國就不會暴露在風險中,民眾可以自己考慮要不要施打疫苗,不過一定要經過醫護人員詳細解釋風險,目前建議使用避孕藥與接後荷爾蒙治療民眾,至少間隔28日才能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提醒,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為引起血栓之危險因子,建議現階段前述對象接種前後停藥至少28天。另接種疫苗後14天內,若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持續腹痛、四肢腫脹或冰冷、持續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非注射部位出現不尋常出血點、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這些名人曾受腎結石所苦 腎結石危機摩西鈥雷射可解除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1年蟬連台灣人死因第一名,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不過卻會造成患者產生體力下降、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國內醫界研究發現,服用天然小麥胚芽萃取物,不但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卵巢癌細胞生長,並能促進正常細胞吸收營養,使腸道絨毛增生,進而改善化療的副作用。小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讓人對於吃越來越不安心,台北慈濟醫院推出「蔬食八分飽,清淨身心靈」系列活動,院長趙有誠公開倡導蔬食好處,他以自身為例,長期食用素食,體重、膽固醇都明顯下降。「啊!呷菜怎麼會營養?吃肉比較營養啦?」不少民眾都有這方面的疑慮,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經常熬夜,以致於禿頭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不少20歲出頭的小男生頭髮變細,容易掉髮,專家指出,這些都是毛囊萎縮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改善,掌握生髮黃金期,小心禿頭上身!「搶救毛囊趁現在」好幾名穿著緊身黑衣的舞者突然出現在台北市東區街頭,快走、踱步、拉扯推擠,甚至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歲的陳先生,24年前罹患猛爆性肝炎,才發現自己原來是B肝帶原者,不料之後又罹患C型肝炎。經過醫師使用「積極治療211」方法,治療2年後,C肝隨即康復,之後B肝也痊癒了。醫師表示,肝炎患者應積極治療,並定期追蹤,每當完成1個療程,每年至少追蹤1次,投藥6個月至1年,即可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