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卡卡出現異物感不是小問題 病因大不同結局差很大

喉嚨卡卡出現異物感不是小問題 病因大不同結局差很大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門診就診,陳先生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在左側舌根有發現腫塊,王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手術,手術後病理報告結果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4期,後續接受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簡稱CCRT)後反應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


另1名37歲黃小姐,因喉嚨異物感持續半年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門診就診,經王醫師細問之下還有頻繁聲音沙啞、咳濃痰、鼻塞等症狀,檢查後發現有慢性鼻竇炎以及聲帶節結,黃小姐曾接受過一段時間藥物治療症狀仍沒改善,後續王醫師安排「慢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術後慢性鼻竇炎症狀及聲音沙啞已改善,清喉嚨動作次數減少,聲帶節結已消失,目前仍於門診持續追蹤。


同樣是喉嚨卡卡 病因大不同結局差很大


王俞鈞說明,在這兩個案例中,第1個案例口咽癌最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且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在臨床上喉嚨卡卡的病人中發現是癌症的機會不大,但第1個案例是以喉嚨卡卡為最初表現,癌症若是能提早診斷,提早接受治療,才會有相對好的預後。第2個案例同時有發現慢性鼻竇炎及聲帶節結,與病人討論先處理慢性鼻竇炎問題,接受慢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後追蹤,除了慢性鼻竇炎症狀改善,也發現病人清喉嚨動作次數減少,聲音沙啞改善,內視鏡追蹤聲帶節結已消失。


過敏鼻炎、胃食道逆流、身心科疾病 都有可能是病因


喉嚨異物感、喉嚨卡卡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就診症狀,其他科別也常因此症狀轉介至耳鼻喉科門診。有許多疾病會造成此症狀,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壓力、焦慮、憂鬱)等皆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


通常門診遇到這樣問題,會先了解症狀發生的狀況,也會詢問過去病史、家族史、接受過的手術病史、菸酒檳榔使用狀況等,除了基本理學檢查,必要時也會使用內視鏡檢查鼻、咽、喉等部位看有無病灶。在臨床上,並非都能在每個病人身上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有時需要追蹤一段時間、安排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到病因。在4個病人身上也可能同時並存多個疾病造成喉嚨異物感,所以治療方面,不同的疾病會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若懷疑其他科別疾病引起,也會適時地作轉介。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表示:面對喉嚨卡卡的問題,首要還是判斷哪種原因引起的,不同疾病會有不同處置方式,也應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戒菸、戒酒、少吃油炸和甜食等),如民眾就醫後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改善,則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以便確定病因。


更多NOW健康報導
▸這些名人曾受腎結石所苦 腎結石危機摩西鈥雷射可解除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咖啡免費添加燕麥奶!最近燕麥奶當紅,成為時下流行的健康飲品,不過,真有這麼神奇嗎?營養師提醒,燕麥奶屬於「全穀雜糧類」,主要成分為澱粉(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但含鈣量少,且蛋白質不多,如想補鈣、蛋白質,還是應該選擇牛奶。 國人常喝的3大健康飲品 燕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硬皮病為自體免疫疾病,依症狀侵犯範圍可分為局限性及全身性,局限性硬皮病指皮膚病變局限於肢體末端,全身性硬皮病病變範圍則遍及全身,未及時就醫控制恐引發多種器官併發症,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部病變。早期症狀不明顯 多數患者器官病變才就醫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表示,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皮膚科醫學會攜手台灣乾癬協會,針對常見慢性病「乾癬」,推出4種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包含生物製劑說明衛教單張、治療衛教工具書與兩支衛教影片,幫助乾癬主動瞭解治療目標、方式,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達到病灶「清零」。疫情影響患者回診追蹤,臨床看到不少中重度患者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嗎?其實不然。由於3C產品氾濫、使用度高,造成不少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提高白內障發生率,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2018年有115萬多人因白內障就醫,其中50歲以下年輕患者越來越多,知名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表示,門診中曾出現20多歲就罹患早發性白內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