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0歲女罹脊髓空洞症 靠作畫翻轉人生

60歲女罹脊髓空洞症 靠作畫翻轉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空洞症會使患者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但因較不容易診斷,加上治療上較為困難,因此許多患者因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一名60歲吳淑真女士,過去常在家拖地跌倒,但因起身後不覺得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6年前開始,不僅走路時鞋子常掉落,就連洗澡時腳趾都會發麻。術後仍積極作畫,其生命創作展作品竟引起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關注,經開刀治療後,幸運翻轉人生。

就醫開刀4次未好轉 竟是罕病惹禍

吳女士起初赴骨科檢查,被認定為脊椎受傷,但開刀後卻反而造成步行困難,轉而求診神經外科,醫師判斷為脊椎長瘤導致,但因擔心開刀後恐造成癱瘓,因此遲遲不敢動刀,直到吳女士開始疼痛不已,才緊急治療開刀,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罕見的脊髓空洞症,但術後不僅病情未好轉,還反而症狀加劇,讓吳女士痛苦不堪。

罹罕病仍堅持作畫 被稱為台版畢卡索

但吳女士儘管身體不適,愛作畫的她仍不放棄繼續學畫,直到身體不堪負荷才中斷上課,卻沒因此讓吳女士打消念頭,縱然無法負擔昂貴的油畫材料,平時也會請外勞到社區資源回收場撿拾鄰居丟棄的報章雜誌、玩具等,或赴文具店買便宜的材料持續作畫,光一年內就創作出80餘幅作品,還曾被美術系教授給予「有如畢卡索風格」的高度評價。

經8小時開刀治療 吳女士術後宛如重生

不料,去年6月家中的外勞偷竊逃逸,讓吳女士很傷心,所幸適逢年底社大慶祝20周年慶,美學社社長因此決定幫吳女士舉辦生命創作展,鼓勵她能早日走出陰霾,也因此因緣際會下,獲得了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的協助,日前因出現脊髓積水壓迫胸椎,造成呼吸困難的吳女士,在林志隆主任安排下開刀治療,術後不僅呼吸恢復順暢,甚至能自行行走將近100公尺,讓吳女士喜出望外。

罹脊髓空洞症 術後8成患者穩定病情

治療上,因考量患者先前已接受多次手術,為了解決問題,手術歷經8小時,總算將逾80條神經逐一剝離,並保留血管;林志隆主任強調,術後隔天,患者不僅腿部力量和痛覺逐漸恢復,配合中醫針灸治療,兩週後就可拄拐杖行走,提醒民眾若出現類似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一旦確診也應積極治療,術後約8成患者都能趨於穩定,但仍須長期接受追蹤檢查,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先天性心臟病須定期追蹤 小心肺動脈高壓恐猝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登山健行活動日漸備受現代人重視,但在親近大自然時,因「高山症」造成的憾事也時有耳聞。醫師建議,高山旅遊者在出發前,應先前往門診,由醫師開立服用預防用藥,以減少高山症發生的機會。高海拔疾病 2500公尺以上易發生 登山時因為身體無法適應高海拔特殊的環境,造成的不適稱為「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疾病管制署最近公布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歲女童及中部新生男嬰。提醒家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勤洗手、有症狀避免接觸嬰幼兒,如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

閱讀詳情 »

【防老大作戰:有骨本,才有老本】 依稀還記得,某次跟著家人回到外婆家時,發現在廚房的牆壁邊裝了無障礙不鏽鋼扶手,原來是因為外婆年事已高,有時行動上比較不便,為了安全起見,因而裝了扶手。在高齡化社會的時代,跌倒、骨折是樂齡銀髮族群最重要的健康議題之一;因跌倒所造成的身體傷害、住院甚至死亡,無形中會帶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榮總護理部為推動友善文明職場,並呼籲「職場文明,你我有責」,特別研發「護理關懷平台-N天使」,以即時傾聽互動溝通,關懷支持護理人員臨床造成的工作壓力,營造正向友善的職場環境,期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護理的行列。打造溝通關懷平台 期待打造友善職場臺北榮總護理部傅玲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