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00萬人曾孤寂 憂鬱自殺風險高

600萬人曾孤寂 憂鬱自殺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曾感到沒人陪伴?在人群中有被孤立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不受他人重視嗎?國內首度針對「孤寂感」進行調查,有超過3成民眾感同身受,相當於600萬人。醫師指出,待業者、離婚喪偶者、獨居者為高危險族群,研究更發現,其罹患憂鬱症、自殺的風險高於一般人。

精神健康基金會針對千名成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過去1年中曾有沒人陪伴、不受重視或被隔離孤立的感受,占3成2,明顯低於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得分,也發現孤寂感程度愈高者,其精神健康狀況愈不理想。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胡海國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近5年內曾有孤寂感者,1年後出現憂鬱症及自殺意念高於常人,即使經過治療復發風險仍高達4成。

胡海國提出「三五成群,共創樂活人生」主張,建議民眾日常生活與鄰里間三五好友組成精健家族,並對於親友、同事、鄰居落實快樂分享、煩惱分擔、脆弱給支持、困境給協助,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才能減少孤寂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0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一名77歲女士,日前因呼吸喘加上下肢水腫等症狀,在社工協助下送醫治療,在院治療期間,也同時接受評估出院返家的長照服務需求,負責轉介及聯繫照管中心的照管專員,也到醫院進行機構喘息核定,讓患者在出院後,能受到完整個居家照護、送餐等喘息服務,減輕照護者負擔。 長照無縫接軌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0歲的洪先生,今年初帶女兒至亞東醫院就醫,他突然失去意識暈倒在地,呼吸、心跳、血壓都測不到;院方立刻啟動急救小組進行電擊急救,確診為心律不整發作,手術植入性體內去顫器,成功挽救一家之主。 未規則服藥 心律不整發作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恆旭指出,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人的心臟就像幫浦,馬力不夠時,血液就無法順利循環,這就叫做「心臟衰竭」,嚴重可能導致死亡。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近日為「心臟衰竭」取別名為「疲球心」,提醒民眾多注意疲球心「喘、腫、累」等警訊。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教授表示,疲球心典型症狀包括呼吸喘、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小華雖然擁有端正的五官及豐滿的胸部,卻有著西洋梨型身材。天生肥胖的下半身讓小華總是對他的身材不滿意,即便努力運動,下半身的改善仍然相當有限。為了達到良好塑身效果,小華決定利用抽脂以消弭心中長久的遺憾。經過醫師的評估,建議小華可使用超音波抽脂機將這些部位的脂肪抽出來,再雕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