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7成癌友「就醫不便」想放棄⋯癌症基金會推交通補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7成癌友「就醫不便」想放棄⋯癌症基金會推交通補助

偏鄉癌友就醫不便,使最終治療成效及命運大不相同。據統計,台灣5成以上偏鄉地區癌友,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至少需花費4小時車程;近7成曾因交通不便而萌生中斷治療念頭,距離成為就醫延命阻礙。尤其東部及南部地區幅員較廣,大眾交通運輸不便,醫療院所佔比低,翻山越嶺的漫漫就醫長路,讓偏鄉癌友們感到身心俱疲,寧可選擇放棄治療。


口腔癌第4期的林先生,清晨5點趕著出門,為的是要搭上第一班公車,從台東到花蓮慈濟醫院做化療,每周固定一次要到醫院接受治療,每次療程至少3個月。林先生為了治療癌症,必須跨縣市就醫,從家裡到醫院距離100多公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再轉乘,來回車程至少需花費6小時,還不包含在醫院就診等待的時間。每次化放療結束,忍受著越來越強的藥物副作用,還得拖著疲憊的身心等車轉乘才能回到家,使林先生腦中常常浮起放棄治療的念頭,因為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逾6成偏鄉癌友就醫需「翻山越嶺」,恐放棄穩定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癌症患者經常須接受化療及放療,每2到3周的化療已讓癌友疲憊不堪,若是加上放射線治療,每天1次,每周5次,療程約1至2個月,密集的治療過程讓副作用更加強烈,常有噁心、嘔吐、疼痛或嚴重的疲憊席捲而來,長途往返就醫更易加劇身體因藥物副作用所產生的不適,大幅增加路程上的危險,使偏鄉癌友穩定就醫穩定接受治療,甚至成為一種奢求。

蔡麗娟進一步提到,每天就醫的舟車勞頓對癌患已是疲憊不堪,更何況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年長癌友們,偏鄉交通不便,大眾運輸少之又少,趕著一天1、2班的巴士,下車了再轉乘,就醫之路比你我想像的還要遠。
甚至在南部及東部地區,更分別有超過6成及7成的癌症病友,常常是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千里迢迢到醫院接受治療,結束後還得趕搭上回家的巴士;甚至自行騎乘機車,翻山越嶺經過漫漫長路後才能到家得以休息,這樣的就醫路程,讓偏鄉癌友們感到身心俱疲,最後寧可選擇放棄穩定的治療。

蔡麗娟指出,對偏鄉癌症病友來說,交通是一個隱形的必要需求,相較於疾病與治療,患者就醫過程的交通時間與金錢困境,常不為人所關注,卻是影響穩定就醫的關鍵因素。台灣癌症基金會多年來持續推廣銀髮偏鄉就醫,針對居住於大南部、宜花東等偏鄉地區60歲以上的癌友,提出癌症治療交通補助專案,只要住家距離醫療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診治療一次,每名癌友可申請8,000元的交通補助。

蔡麗娟呼籲,一般民眾若想貢獻一己之力,可響應台灣癌症基金會的小額捐款,一起幫助更多銀髮癌友,走出治療的交通困境,幫助偏鄉病友穩定就醫,讓他們的康復之路不再遙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翻拍微信下同話說,照片裡的哥們叫Zack,今年26歲 他剛出生雙腿就被截肢,然而他現在的職業....是健身教練 (看這塊頭你們就知道了)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無腿健身小哥的故事   因為一種罕見的病症,Zack出生時就沒有大腿骨,腿部其他部分的骨骼十分脆弱,醫生最後不得不將他的雙腿截肢 才剛...

閱讀詳情 »

近來天氣冷,身邊掛病號的人也愈來愈多了。感冒的症狀不外乎發燒、頭痛、喉嚨痛、鼻塞、咳嗽、流鼻水,其中又以咳嗽最容易將病菌直接或間接的傳染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其實在咳嗽初期,不宜服用止咳鎮咳的藥物,尤其是各種止咳糖漿,如果可以,不妨用健康的方法來讓自己止咳化痰吧!     風寒咳...

閱讀詳情 »

年關將近,正值公司尾牙、朋友相聚的旺季,吃大餐應酬的機會大幅增加,面對美食當前,你的牙齒準備好了嗎?對於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有時牙痛只靠吞一顆止痛藥解決,直至痛到無法忍耐,才願意尋找專業牙醫師就診醫治,導致常常延誤了治療黃金期。 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醫師指出,牙齒痛起來不應輕忽,如果根管治療滅菌不完...

閱讀詳情 »

影片截圖資深藝人曾志偉的哥哥曾志強1年多前罹患血癌,而後於今年1月初病情加重緊急送醫,經過緊急搶急救後仍回天乏術,他生前與曾志偉前妻寶媽感情非常融洽,因為曾志強的妻子就是她的姊姊,如今發生這樣的事情,令人更加難過。 18歲時寶媽就嫁給了藝人曾志偉,之後便把自己的姊姊介紹給大伯曾志強認識,沒想到剛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