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成糖尿病友肥胖 醫籲定期做檢測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肥胖的威脅到底有多可怕?!根據研究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8個和肥胖息息相關。其中,糖尿病更是肥胖者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國健署統計,18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7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醫師提醒,在產生併發症之前,糖尿病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建議 BMI 指數過重的民眾,應每年做1次糖尿病篩檢,才能盡早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

糖尿病衛教學會游能俊理事長表示,成年人常見的糖尿病多是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原因為胰島素不足或是身體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不夠好,造成血糖居高不下、難以控制。在台灣,平均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血糖過高或罹患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身體質量指數〈BMI〉愈大的人,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愈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就愈高;臨床上有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屬於肥胖或體重過重者。

游能俊指出,糖尿病患者倘若血糖控制不好,便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像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微血管病變;患者可能因此造成男性勃起障礙、傷口難以癒合、長期洗腎、失明、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險。

然而,由於半數糖尿病患者並不會有症狀,因此往往難以察覺;即使知道自己已罹患糖尿病,多數患者也常因懶得治療、而忽視糖尿病可能帶來的威脅。

因此,游能俊呼籲有家族病史、 BMI 過重或肥胖的民眾,應每年到醫院做一次血糖檢測。倘若已確診罹患糖尿病,便應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尤其是眼部檢測;並做好飲食控制、維持理想體重、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只要血糖控制好,就可以不必擔心恐怖的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灣在不到1年之內,接二連三爆發混油、餿水油和飼料油等油安事件,國人不禁疑問「不知道還有什麼油可吃?」。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表示,要吃出健康,選對食用油是第一步,可區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可以一比二的比例作為食用油配置,避免過去「一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國人有骨質疏鬆症的比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50歲以上男性為10.3%、女性為21.9%,而65歲以上老人,則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對國人的威脅會更加劇,中高齡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人體骨骼的...

閱讀詳情 »

一位居住在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去巴基斯坦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手術的時間是一個月以後,在這個期間,他去看一位回教國家古法治療師。這位 Hakim讓他自己在家中做一個食療,他吃了一個月。一個月後他去同一家醫院做檢查,發現三條血管乾乾...

閱讀詳情 »

一家知名醫院曾經救治過一名年輕患者,儘管醫生竭盡全力為他治療,但都遏制不了病情發展,患者最終不治身亡。專家們對屍體解剖的結果出人意料:他體內存在著大量耐藥菌的感染,所有治療手段對這些耐藥菌都無效。為什麼呢?據瞭解,因為死者生前每天都吃抗生素,日積月累,最後就出了問題。這種能耐多種藥物的超級細菌正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