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2歲的李先生是個老菸槍,幾年前走路、爬樓梯開始越來越喘,診斷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氣腫)。今年一月進一步檢查發現,肺部有2.1公分的腫瘤,由於肺功能太差不適合開刀,醫師建議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癌細胞並持續回診追蹤。

不適手術、麻醉者 可以放射療法代替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表示,早期肺癌的治療,手術仍是第一線的治療原則,但若病人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麻醉、手術,心肺功能不佳或腫瘤位置太危險等高風險者,可選擇放射治療為替代療法。

傳統的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療程大約7週、總共35次,每次劑量1.8~2格雷(Gy)。針對原發性早期肺癌,無淋巴轉移及單一病灶的患者,健保署自104年2月起給付「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屬於高劑量、治療次數少的治療方式,可大幅縮短療程並提高治療效果。

首先在電腦斷層模擬定位攝影時,透過壓迫橫膈膜減少腫瘤的移動,接著每一次治療前以即時2D影像及電腦斷層執行影像導航,校正擺位誤差,精準的定位後,以銳速刀技術治療局部腫瘤。常醫師說,此療法將每次劑量大幅提高到10~12格雷(Gy)以上,只需5~6次治療,2週內即可做完療程。由於定位精準,劑量提高,腫瘤控制的效果會比傳統療程更好。

腫瘤控制率達9成 持續追蹤更重要

常佑康補充,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適用於小於5公分及沒有淋巴轉移,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以及不適合接受血管栓塞,或電燒灼治療的原發性肝癌及肝內膽管癌的患者。

常佑康醫師說,此療法在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的患者,治療效果和手術一樣,局部腫瘤控制機率大約是9成。治療後大部分病人會出現輕微局限範圍的放射性肺炎,少數病人出現肋骨疼痛之副作用。至於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或較晚期的患者,可考慮先接受化學或標靶藥物治療使腫瘤縮小,再評估是否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或是略為調整劑量與治療次數。

他強調,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必須留意復發的問題,患者結束療程後仍需持續回診追蹤,以電腦斷層或適當檢查評估治療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若有痔瘡,請勿小看!一名五十二歲蔡姓男子,職業為計程車司機,因久坐開車,有時塞車又不敢喝水,導致他長期都有解便不順,大便總是硬如石頭,每次如廁就像拿大石狠砸小菊花,使得花瓣上傷痕纍纍,遂長了個大痔瘡,不料,日前他方才蹲在馬桶上一用力,那痔瘡竟猛然爆裂,將花朵炸個支...

閱讀詳情 »

草莓、藍莓、蔓越莓、覆盆莓、黑莓、黑醋栗、紅醋栗等色彩鮮艷的莓果,不只是裝飾蛋糕甜點的最佳選擇而已,獨特的風味以及豐富的營養素,更可以讓美麗由裡到外的散發出來,絕對是愛美女性不可錯過的美顏聖品。 1.提高新陳代謝莓果類的水果大多富含類黃酮,這是一種可以幫助身體產生「血清脂聯素」(adiponecti...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逐漸炎熱,腸病毒疫情升溫!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均上升,門診人次更突破3千。醫師說,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克沙奇A型,今年已有1例腸病毒重症個案,提醒家長們應提高警覺。  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現代人「機」不離身,走在街上幾乎所有人都在低頭滑手機,長期低頭看螢幕的姿勢也讓身體出了問題,肩頸痠痛就醫的人數越來越多,甚至到了需要復健的程度,醫師表示,近年來,脖子復健的人快跟腰部復健一樣多!  長期低頭 肩頸痠痛復健人數激增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