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成女性便祕 恐增大腸癌風險

7成女性便祕 恐增大腸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便祕需要就醫治療嗎?最新調查發現,國內7成女常便秘,其中高達8成女性發生便祕不會就醫,5成認為不需就醫,而自行購買瀉劑、浣腸,甚至利用偏方改善。醫師指出,使用不正確的方式改善便祕,可能傷害腸胃功能,長期濫用瀉劑更會造成大腸黏膜發炎、腸平滑肌萎縮,建議就醫找出病因,以免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去年5月,針對國內30至59歲女性,共520名,進行「便祕就醫調查」,結果發現,近7成女性有便祕困擾,但高達8成不會就醫改善。另外,有5成認為不需就醫,其中3成使用偏方,包括喝黑棗汁、喝蜂蜜水,甚至會吃過期食物迫使身體排便;2成自行購買瀉劑、浣腸,或使用大腸水療改善。

調查也發現,7成有便祕困擾的女性,每人平均嘗試3.5種方法自我解便,試過5種以上方法者,更超過2成,近6認為症狀持續7天以上才需就醫,更有1成4的人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才會想尋求醫師協助。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林肇堂指出,民眾常以為便祕只是小毛病,通常會先自行嘗試各種偏方,如果沒辦法緩解才會使用瀉劑,以為讓身體可以排便問題就已解決,其實便祕成因複雜,可能伴隨痔瘡、腸打結、肛裂,甚至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胡亂使用偏方、瀉劑,便祕問題恐更嚴重。林肇堂強調,未經醫師指示自行使用瀉劑、灌腸,長期濫用會無法自行排便,更可能引發大腸黏膜發炎、腸平滑肌萎縮,傷害腸道蠕動功能,變成慢性腹瀉。

目前治療便祕以瀉劑為主,當使用瀉劑無效者,醫師通常施以灌腸,甚至考慮手術截短腸道。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明賢建議,針對瀉劑無效的慢性便祕女性患者,可考慮使用衛福部核准口服便祕治療藥物,能夠促進腸道自然蠕動功能,改善便祕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42

相關推薦

(圖片擷取自wikihow) 口角炎 春天氣候乾燥,皮脂腺分泌減少,口唇黏膜比較柔嫩,很多人出現口唇乾裂,嘴角裂口、出血、疼痛,醫學上稱為口角炎。春天蔬菜和水果品種少,導致體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攝入量不足,導致維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的發生。患口角炎後,常常用舌頭去舔,舔過之後感覺很「舒服」,可很...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鳥網以及360百科 自古以來男人就一直追求著堅挺,壯陽,在這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壯陽的食物,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介紹下下面幾種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壯陽食物。 一、香蕉 圖片截自大眾養生網,下同 香蕉含有鳳梨蛋白酶酵素,這個被認為能夠增強男性的性欲。此外,它還含有鉀元素和維生素B,從而增加了...

閱讀詳情 »

此套保健操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具有放鬆腰肌,軟化韌帶,促使腰椎生理彎曲度恢復,降低椎間盤內壓等作用。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病人。有病治療,無病預防。 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健操圖解(上) 腰椎訓練動作 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