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8旬老翁一夕變「凸眼」 竟是3.3公分巨大腫瘤躲在眼球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84歲的陳老先生,有青光眼病史,卻長達一年未追蹤,直到右眼視力開始模糊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就醫,但細心的醫師發現,陳老先生檢查結果與一般青光眼傷害的特徵並不相符,進一步檢視外觀,又發現其右眼外斜視且眼球突出,懷疑問題沒這麼簡單,果然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眼球後竟有一個3.3公分大的巨大眼窩腫瘤。

台北榮總眼科部眼矯型科醫師蔡傑智表示,陳老先生就醫時,右眼最佳矯正視力從以往的0.8降至只有0.1,且眼底檢查顯示右眼視神經萎縮及視野嚴重缺損,與一般青光眼的視神經和視野的特徵並不相符,這才懷疑眼球後面可能有病灶存在。

台北榮總眼科部與口腔醫學部最後跨團隊合作,以最新導航輔助定位配合內視鏡手術,成功摘除躲在陳老先生右眼後方直徑3.3公分的巨大許旺氏細胞瘤(schwannoma),好消息是,術後陳老先生恢復良好,凸眼症狀獲得改善,視力也奇蹟似的逐步在半年內恢復到0.6,能正常生活。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吳政憲說,以傳統手術摘除眼球後深部巨大腫瘤,因眼窩後面空間狹小,光源不易由外照亮深部病灶,手術視野不佳,困難度極高,且腫瘤緊鄰附近重要血管、肌肉及視神經等,更增加手術的風險,但若利用先進的電腦導航技術,做術前規畫、術中導引及精確定位腫瘤與周遭眼組織的相關位置,再配合內視鏡,就能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醫療團隊就是透過內視鏡以口腔上頷竇途徑直達眼窩底病灶,由口腔上牙齦前庭區經上頷竇途徑到達下眼眶底,將下眼眶底骨頭移除後進入眼窩深部,取出完整的巨大腫瘤之後,再以鈦金屬網膜及膠原蛋白膜重建下眼眶底骨頭,並將上頷竇的骨頭窗口及牙齦前庭皮瓣復位,大幅減少傷害眼睛內重要組織的機率。

蔡傑智強調,壓迫視神經的深部眼窩腫瘤,如能早期診斷,並以先進的電腦導航輔助定位系統配合內視鏡,就有機會拯救深部眼窩腫瘤對眼睛的傷害。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解決要命心房顫動「這一刺」最關鍵 台大醫院用新技術大降輻射量、併發症

治感冒猛泡金銀花茶、板藍根茶 忽略這件事!恐越喝病情越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周日(19日)起,全國藥局及衛生所周日全面休息,不賣口罩了!民眾千萬別撲空。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16)日證實,將從4月19日起,統一讓全國藥局及衛生所在周日休息,不販售口罩,好讓這一陣子辛苦協助的藥師、衛生所人員以及配送的郵差都能好...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周日(19日)起,全國藥局及衛生所周日全面休息,不賣口罩了!民眾千萬別撲空。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16)日證實,將從4月19日起,統一讓全國藥局及衛生所在周日休息,不販售口罩,好讓這一陣子辛苦協助的藥師、衛生所人員以及配送的郵差都能好...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能夠超前部署,抗疫領先全球,傳出情報來源一開始全靠去年12月31日PTT上一則爆卦的「護國神文」,當時剛好還沒睡覺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瞥見後,開啟一連串防疫措施,羅一鈞今(16)日現身還原當時情形,直言功勞得算在中國吹哨者李文...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史上最強「抗疫部長」下一步是挑戰台北市長大位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因為抗疫表現傑出,掀起一陣「順時中」風潮,政治人氣水漲船高,最新民調更顯示,陳時中一舉打敗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成為下一任台北市長民調大熱門,對此,陳時中今(16)日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