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解決要命心房顫動「這一刺」最關鍵 台大醫院用新技術大降輻射量、併發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旦確診有「心房顫動」問題,腦中風風險就比一般人增加3到5倍之凶,而想要治療心房顫動多靠電燒手術,其中心房中膈穿刺更是重要的一環,傳統上都是利用X光透視心臟,而台大醫院則開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取代X光來引導心房中膈穿刺、協助導管操控、監測心臟狀態,可以將輻射量降到最低,並可能及早發現併發症及早處置,大幅提升手術安全。

台大醫院心臟科醫師游治節表示,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主要在左心房執行,操作上必須穿透心房中膈,將導管送入左心房後才能治療,因此,心房中膈穿刺是心房顫動電燒時不可避免的技術,也是最容易發生併發症的動作之一。

過去心房中膈穿刺多使用X光透視儀,配合其他導管的置放來估計相對位置,以完成進入左心房的穿刺動作,不過,近年來由於心臟內超音波的興起,醫界開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取代。

游治節說,心臟內超音波以即視(real-time)的方式,在整個心房中膈穿刺的過程當中,全程觀看穿刺的過程,引導穿刺針行進的方向,避免穿刺針觸碰到不該觸碰的部位,自然避免心房中膈穿刺可能遇到的併發症,大幅提升安全性,對於一些特殊狀況的心臟,例如心房中隔較厚或較柔軟的病患,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也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這樣做法也避免了輻射的暴露,游治節表示,一般在執行心房顫動手術之前,會讓病患先做好心臟的電腦斷層,藉以了解心臟的細部結構,有助於電燒手術的提前規劃,然而電腦斷層要看清楚心臟結構必須注射顯影劑,電腦斷層本身也有一定的輻射暴露量。

游治節強調,更重要的是,心臟大小在不同的時間點因為不同的體液狀態而可能會有不同,而電腦斷層的攝影往往與手術日期有相當的差距,因此,雖然在電燒手術的執行時會以電腦斷層影像作為參考,但並不能全然依賴電腦斷層的結果,手術現場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可將超音波看到的即時影像與3D定位系統結合,協助醫師精準電燒的位置,自然能提升手術成功率,減少不必要的併發症。

台大醫院指出,心臟內超音波不只可以運用在心房顫動的病患身上,舉凡必須進入左心房或左心室治療的術式都可使用,未來有希望更進一步廣泛使用,提升病患手術安全。

照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治感冒猛泡金銀花茶、板藍根茶 忽略這件事!恐越喝病情越重

台灣搶到默沙東口服「救命藥」萬人份 EUA何時過?食藥署長給答案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積電和鴻海永齡基金會,可正式代表台灣洽購BNT疫苗,慈濟基金會也想循此模式辦理,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今天表示,經評估後,決定循台積電和鴻海永齡基金會的專案模式,成立慈濟採購疫苗捐贈專案。羅秉成上午在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慈濟基金會6月23日提出申請,表示有意採購BNT疫苗捐給政府,26日總統蔡...

閱讀詳情 »

加上昨天到貨的41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台灣總計已經獲得526萬劑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希望在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能讓全國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口達60%。關於疫苗開放給更多對象施打,由指揮官陳時中14:00記者會說明。(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國外接種不被認可 28機組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一個多月了,不少人因為疫情出現心理狀況,但想尋求心理諮商卻被迫中斷或碰壁。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日指出,推估全台已有5萬名民眾的心理諮商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其中包含3萬名卡在「未滿18歲遠距(通訊)諮商不合法」的學生,要求政府盡速放寬限制。衛福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大爆發,染疫以及重症、死亡的高危險群雖集中在高齡長者身上,但新冠肺炎對於嬰幼兒的影響,跟你想得有點不一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就指出,嬰幼兒一旦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但相較於成人有更多特異性症狀,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