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旬老翁反覆中風多次 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怪

8旬老翁反覆中風多次 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一冷,早晚溫差過大,對於心房顫動患者可是一大考驗,稍有不慎,就可能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有位八十歲的趙爺爺已經中風好幾次,所幸都是小中風,經家人緊急送醫急救,並未造成肢體殘障;在醫師詳細檢查下,找到病因,原來他罹患心房顫動,心臟亂放電,心跳速度忽快忽慢,成為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

9成65歲以上台灣老人心房顫動不自知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說,心房顫動在亞洲各地的盛行率逐年攀升,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心房顫動最可怕的併發症是缺血性腦中風。研究證實,心房顫動患者罹患缺血性中風機率為正常人的三至五倍,死亡率為一般人的二倍,但因症狀不明顯,以致患者較難確診,疏於治療。

根據2017「台灣萬人心房顫動藥局篩檢活動」初步數據顯示,近九成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此疾病卻不自知。而國內調查也發現,超過七成五的心房顫動患者因沒有症狀,以致出現致命危機時,才被確診出來。趙子凡指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較高,而隨著年齡增長,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三高疾病,罹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65歲以上老人應主動做心房顫動篩檢

趙子凡提醒,已經確診心房顫動的民眾,務必在醫師評估後,配合醫囑,持續用藥,切勿自行停藥。至於一般民眾,如果是年齡超過六十五歲,應該主動接受篩檢,因為有七成五的心房顫動患者無症狀,可以經由心電圖、監測心房顫動的血壓計,來了解自身狀況,多一項檢查、多一道把關,如果能夠提早確診,持續用藥,就能減少腦中風等悲劇,降低健保花費及社會資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0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快戒菸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每年約300多萬人死亡,預估2020年將成為全球死因第三位。醫師指出,9成COPD患者都因吸菸引起,肺失去彈性且充滿空洞,有如菜瓜布一般。 罹COPD恐縮短壽命 COPD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行卡介苗接種為出生24小時後,但國內平均每年約10多名新生兒通報類似不良反應。疾管署將比照國外作法,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將卡介苗接種調整為出生滿5個月,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至8個月。 太早打卡介苗有不良反應 根據卡介苗不良反應主動監測資料顯示,國內平均每年約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確診愛滋後最好立即治療。今年1月至10月間,國內愛滋感染者共有288人死亡,其中12名感染者診斷出愛滋病毒後,3個月內發病、不到1年就死亡,年紀都未滿35歲。 今年愛滋感染者死亡達288人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國內愛滋感染者,死亡人數達288人,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胰臟癌是高度惡性的疾病,多數患者發現時已進入晚期,當第一線藥物使用無效,則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國內生技公司成功開發胰臟癌新藥,是台灣新藥開發史上第一個獲美國FDA核准通過的癌症新藥,並獲得食藥署核准上市。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合併目前一線藥物使用,患者整體存活期提升3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