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成的腦中風可事先預防!甩開失能風險 只要做對這3件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數字,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一年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中風影響之鉅,幸運存活下來也可能造成失能的後遺症,不過,國健署提醒,其實高達9成的腦中風,都可事先採取預防措施。

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今年主軸為「每4人中就有1人發生中風,只要積極主動有助於降低風險」。國健署今(27)日就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重視危險因子的預防。

中風對健康衝擊甚鉅,且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已經是台灣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而根據世界中風組織表示,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中除了年齡、性別、種族與家族史是無法改變外,9成的腦中風與高血壓、運動量不足、血脂異常、糖尿病及抽菸等危險因子有關。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因此大部分的中風都可以藉由健康生活型態及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只要掌握「333」健康守則,就能夠減少腦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控「3」高:若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積極做好血壓、血糖、膽固醇的控制,絕對不可以任意停藥或增減用藥的劑量。

其次為記「3」不:記住不吃多鹽多油食物、不吸菸、不過度飲酒,中風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切勿輕忽;保「3」要:保持定期測量血壓、適度規律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及善加利用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國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預防之外,快速辨識中風徵兆也很重要!衛福部雙和醫院醫師陳龍強調,民眾得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才能減少失能與死亡風險。民眾如果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也不要因為症狀一時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迅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口人注意!登革熱疫燒1個多月還沒停 最新病例家鄰OUTLET商圈

【有影】喪「寵」好痛!走不出憂傷、惡夢連連… 台灣貓爸狗媽求診暴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子宮體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位,但卻是婦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子宮體癌好發於50歲以上停經婦女,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陰道異常出血或伴隨有異味的陰道分泌物等症狀時,宜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檢查為佳。  子宮體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其發生率高於子宮頸癌以及卵巢癌;根據...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痛是台灣人相當常見的病症,又以「偏頭痛」占原發性頭痛的不少,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頭痛就醫的病人約有6成診斷為偏頭痛,除了頭痛難以忍受之外,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或怕光、怕吵等症狀,醫師直指,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偏頭痛正是造成...

閱讀詳情 »

如何防範居家檢疫者偷跑,陳時中呼籲發揮社區約束力。(圖/指揮中心提供)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近日發生多起民眾未配合居家檢疫而在外「趴趴走」,引發社區恐慌。面對外界建議應比照防堵非洲豬瘟的方式重罰,甚至加入電子手銬、腳鐐等,限制列管人員行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