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有口破的困擾但不在意,直到脖子腫大才就醫檢查,結果診斷為口腔癌第3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淋巴結。醫師強調,口腔潰瘍是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若超過兩星期還未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有機會治癒。

每年逾7000人罹患口腔癌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7000多人罹患口腔癌、2500人死亡,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5位、死亡人數第4位,是頭頸癌中最常見的癌症,其次為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竇癌及唾液腺癌。

晚期口腔癌患者 存活率不到5成

丁義芳醫師表示,國內約有半數的口腔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而嚼檳榔、抽菸、酗酒是罹患口腔癌的主因,第1、2期以手術治療為主,5年存活率可達7成以上,第3、4期需要合併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5年存活率只剩5成以下。

9成晚期口腔癌 術後易口乾、口渴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丁義芳醫師說明,晚期口腔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容易造成唾液腺功能損傷、口腔黏膜受損,高達9成以上都會出現口乾、口渴的後遺症,伴隨口腔黏膜發炎、味覺遲鈍、嘴破舌破、戴假牙困難、說話困難、咀嚼困難,更會增加蛀牙、牙周病發生率等副作用,不但影響治癒率,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

刺激唾液分泌藥物 副作用多、服藥性差

如何緩解口乾的症狀呢?丁義芳醫師指出,患者可口服刺激唾液分泌藥物治療,但此藥為副交感神經致效劑,容易產生頭痛、流淚、流汗、腸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鼻炎、頻尿,甚至心跳過慢、低血壓等副作用,導致患者不規則用藥,反而增加口腔黏膜發炎相關併發症。

維持口腔弱鹼性 避免口腔黏膜發炎感染

對於服用刺激唾液分泌藥物,容易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患者,丁義芳醫師建議,使用弱鹼性溫泉水口腔護理產品,可讓口腔維持弱鹼性環境,降低口腔酸化細菌滋生,進一步避免口腔黏膜發炎感染,建議三餐飯後做好口腔清潔再使用,也可做為平時口腔保養使用,能夠有效預防口乾的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林小姐是一位典型甜點控,因工作壓力大且三餐時間不固定,正餐不是快速吃幾口飯就結束,就是沒吃,經常在下午空檔買蛋糕點心及咖啡當作一日小確幸。近期林小姐咽喉「卡卡癢癢」常需咳嗽清喉嚨,伴隨聲音嘶啞、胸口灼熱、食慾差的情況,猜測感冒自行服藥後卻出現反胃灼熱感、夜咳的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好不容易找到機車停車格,上了一整天的班,下班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鑰匙,原來早上根本沒有拔下來;瓦斯爐上明明還燒著開水,走進客廳看電視,看到正精采的地方卻聞到濃濃的燒焦味,原來壓根兒忘了煮開水這件事情;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一打開門,一股涼風直吹過來,原來早上出門時忘了關冷氣。相信...

閱讀詳情 »

戴安娜:餐桌上的「人民王妃」 戴安娜可能是英國史上最備受人民愛戴的皇妃與皇室成員,這除了一張漂亮得不可方物的臉孔之外,還因為她的一顆愛心。婚後,雖然與查理斯王子婚姻生活並不愉快,但她仍致力於公益事務,不單活躍於各類籌款活動,還身體力行,支持國際反地雷組織,關懷愛滋病童,讓她深受英國以至世界各地民眾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腎臟病友到底該選擇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常讓許多患者不知如何決定。一名30歲家住金門的李小姐,學生時期就有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婚後多年卻因健康關係流產,去年再度懷孕,決定遠從金門來到臺北榮總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協助;配合完整的飲食衛教、藥物調控順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