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首例! 4月大嬰吃副食品肉毒桿菌中毒

今年首例! 4月大嬰吃副食品肉毒桿菌中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健全,因此家長在餵食副食品時一定要格外小心!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是來自北部一名4個月大男嬰,於6月中旬起食用自製副食品後,23日出現便秘、食慾差情形,25日出現呼吸急促及發燒症狀,送醫治療,住院期間陸續出現心跳加速、肢體無力、深部肌腱反射下降等症狀,經檢驗於糞便中檢出B型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中毒 嚴重恐危及生命

根據資料顯示,此個案也創下2007年肉毒桿菌公告為法定傳染病後,年紀最小的通報個案。疾管署表示,1歲以下嬰兒是肉毒桿菌中毒高危險群,又以6個月以內者占94%,當遭到肉毒桿菌中毒時,患者會出現包括便秘、昏睡、倦怠、食慾不振、眼瞼下垂、吞嚥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因呼吸無力衰竭而死亡。

食物應煮沸10分鐘 遠離肉毒桿菌中毒危險

根據監測資料顯示,2015至2019年國內肉毒桿菌中毒確定病例數分別為2、6、0、0、0例,均為散發性病例,發病年齡介於5個月至70多歲。疾管署強調,民眾在烹調任何食品時,都應將食物煮沸至少10分鐘並攪拌,若為脹起蓋子的罐製品則避免使用,其中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也不要免強試吃,小心吃出問題。

6個月後再添加副食品 對傳染病才具抵抗力

此外,1歲以下嬰兒應避免餵食蜂蜜,尤其帶皮蔬果可能沾染泥土,應澈底清洗及去皮再製作食品,以免將肉毒桿菌孢子吃下肚。疾管署呼籲,依據國健署整理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研究顯示,嬰兒於6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感染肺炎、中耳炎、腸胃炎等風險較低,因此家長可於嬰兒滿6個月後再添加副食品,對傳染病也有足夠抵抗力。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婦女以為中年發福 沒想到竟是卵巢癌來報到

胰臟過勞? 胰島素協助糖尿病友治療超前部署

運動後總是行走困難?! 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空洞症會使患者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但因較不容易診斷,加上治療上較為困難,因此許多患者因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一名60歲吳淑真女士,過去常在家拖地跌倒,但因起身後不覺得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6年前開始,不僅走路時鞋子常掉落,就連洗澡時腳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塑膠用品,從吃早餐時的塑膠容器,裝午餐的便當盒,晚上付錢時摸到發票熱感應紙,無形之中不斷累積塑化劑!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生活中的塑化劑無法避免,重點是養成良好習慣,減少使用塑膠產品,就算身體吸收塑化劑,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107年調查指出,各縣市尚未開始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時,造成孩子午餐時少用筷子,更常使用湯匙、叉子,但其實拿筷子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手掌肌肉和耐力,也有助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學會正確拿筷子,能讓孩子夾菜省力外,也減少因為用湯匙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世界衛生大會正如火如荼展開,台灣今年未收到邀請函,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等人,仍在日內瓦舉辦國際記者會向國際發聲。總統蔡英文也以預錄影片,表達「台灣未受公平對待」。陳時中則強調,台灣有世界最好的健保系統,非洲豬瘟防疫的經驗,可以分享給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