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0歲人瑞跌倒顱內出血 醫提防跌三部曲

90歲人瑞跌倒顱內出血 醫提防跌三部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人家真是不能跌倒!台南市一名90歲郭奶奶,日前在家裡滑倒撞到頭,隨即昏迷,緊急送至安南醫院就治。經腦神經外科醫師程正鑫進行腦部電腦斷層後發現,老奶奶跌倒時傷及頭部,造成急性硬腦膜下出血,血塊壓迫腦部,生命垂危,故緊急安排開顱清除血塊手術。術後兩個禮拜加護病房治療後,郭奶奶總算順利清醒,並轉至普通病房繼續復健治療。

硬腦膜撞擊破裂 恐損神經功能

程正鑫表示,硬腦膜是包覆在腦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經過強大力量撞擊,可能造成腦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造成硬腦膜下出血,直接壓迫到腦組織,損壞神經功能,需要緊急開刀處理。若腦部損傷太嚴重,可能長期昏迷,甚至中樞衰竭而死亡。

老人跌倒事故多 家中最危險

根據2017年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事故傷害仍排名第6,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1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就是跌倒。研究顯示,相較於交通事故,老人跌倒其實更易於預防,也建議老人千萬不要因為曾經跌倒,就自我限制活動,陷入功能與行動力逐漸喪失的惡性循環。

國健署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顯示,老人最近一次跌倒的地點,竟有高達一半以上是在自家住處,其中又以客廳、臥室、浴室、廁所最常見,自宅以外則以路上、菜園、農地、公園及運動場為主,而每一位跌倒長者其住院平均費用為9-13萬元。

醫提防跌三部曲 規律運動、遵從服藥

安南醫院復健科醫師洪啟堯補充,防跌肌力運動可從安全性較高的平躺抬臀、平躺抬腿、坐姿抬腳、坐姿踏步等開始,搭配大關節牽拉伸展,循序漸進至腳跟、腳尖重心轉移,及腳跟行走等平衡運動;太極拳也實證是可防跌的運動。

程正鑫根據國健署「防跌三部曲」提出建議,包括訓練肌力與平衡感,遵循醫囑用藥,定時檢視居家安全及防滑,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馬路行走不要急等。在規律運動和遵循醫囑用藥部分,長者愈老愈要動,才能加強下肢肌力和身體柔軟度、平衡感。

另外,服用多重藥物者若出現頭暈、肌力減弱及步履不穩等,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以降低跌倒風險。在居家環境部分,除適度照明、保持平日行經路線障礙物淨空,長者臥室可考慮採用木質地板,或鋪設防跌軟墊;而浴室不但要防滑,更應於適當處裝設扶手,並擺放防滑、不積水的椅子,供長輩隨時使用。

長輩不幸跌倒 應就醫檢查

若長者不幸跌倒撞到頭,不論輕重,都應就醫。程正鑫提醒,輕微頭部外傷須持續觀察與藥物治療,但嚴重頭部外傷,或有明顯的神經缺損,就必需接受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確定腦部是否有損傷。若出血量少、挫傷不重,以藥物治療及觀察為主,倘若出血量多,危及生命則可能需開刀處置。

【延伸閱讀】 日盯螢幕超過八小時 工程師竟早發性老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健康分數不及格!國內最新調查顯示,國人健康指數平均只有56分,逾7成感到每天睡不飽、工作壓力大,高達9成覺得沒有足夠金錢可退休。醫師建議,有失眠問題者最好找出病因,養成規律作息、運動習慣,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健康指數不及格 康健人壽今年9月針對全台1000位民眾,...

閱讀詳情 »

練肚皮舞練出一顆肌肉?肌肉沒有只長一顆或者不對稱的啦…。  以下圖片來源有一名年約三十歲的梁姓女子,平時的月經週期很正常、用經量也相當正常,而且每次月經來也沒有明顯經痛狀況,只有在夏天時常吃冰才會出現經痛症狀。 而這名女子平時熱愛跳肚皮舞,最近發現左邊腹部有一顆硬...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來源image.baidu)小編和朋友吃飯時,她提到整脊師父推薦給她看的影片,說睡前躺著做一個動作,只要五分鐘,就能解決失眠立即縮小腰腿尺寸,更能幫助排便,這個動作對常期姿勢不良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聽她說完,在座每個人都向她要了影片~  先分鏡給大家瞧瞧 也可直接看...

閱讀詳情 »

「唉…好累喔…」 你是不是像這樣一邊嘆氣一邊碎唸呢? 長時間的勞動以及對將來的不安感,讓身處現代社會的人們無法擺脫肉體、精神上的疲勞。因為我自己也常常會有「累死人」的感受,所以當患者對我說:「疲勞感總是揮之不去……」時,我也會感同身受。 不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