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早覺醫療要來了! 北醫跨國研究論文刊登《JMIR》

AI早覺醫療要來了! 北醫跨國研究論文刊登《JMIR》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正引領全球醫療朝新聞:AI早覺醫療要來了!論文刊登《JMIR》醫學研究期刊「早覺醫療」的方向快速前進,台北醫學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項跨國合作研究發現,預測科技發展日新月益,AI在醫療產業遍地開花,從診斷、處方自動化,到運用高成本效益的病人數據篩選工具來偵測早期疾病,都展現出無窮的爆發潛力。


〈人工智慧如何讓醫療更加領先?〉(How C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ke Medicine More Preemptive?)這篇研究論文,在2020年8月刊登在國際知名的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JMIR),獲得不少迴響。通訊作者及第1作者分別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教授李友專和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烏斯瑪(Usman Iqbal),共同作者則為麻省理工學院運算生理實驗室臨床研究主任暨首席研究科學家Leo Antony Celi。


早覺醫療是以AI及大數據為基礎的疾病預防模式。李友專表示,早覺醫療不等同於預防醫療,主要的不同點在於3個「及早」:(1)是預防要及早;(2)是急性症狀治療要及早;(3)是過了急性期後,長期照護要及早


李友專強調,有了AI後,包括乳癌在內的大多數疾病都可先經過各種變數、個人病史、家族史等因子,篩選出高危險族群,再予以必要的檢查,也許可從每3個受檢者中,檢查出1至2名患者,達到黃帝內經「上醫醫未病」的理想境界,而這也正是搭配AI的早覺醫療的優勢潛力。


除了早期預防之外,一旦出現疾病,不管是急性期,或已發展到慢性病階段,早覺醫療都可派上用場。以腎臟病患為例,依病情進展通常會出現幾種狀況,包括病情沒有變化、病情改善、惡化到必須洗腎或換腎的地步,最後甚至死亡。透過早覺醫療可及早精準預測可能的變化方向,再立即給予最適合的醫療,把可能的傷害及投入的醫療資源降到最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乾癬vs.癬別傻傻分不清 中醫內外調理「癬」中求勝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吃洋蔥竟然有治療膝蓋疼的作用,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神奇的洋蔥是怎樣治膝蓋疼的吧!   洋蔥治療膝蓋疼   做法: 材料:洋蔥2個,紅葡萄酒500毫升,1瓶普通紅葡萄酒配三個洋蔥。 製法:將洋蔥洗淨,去掉表麵茶色外皮,切成八等份約半月形 將洋蔥洗淨,去掉表將洋蔥裝入...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runtaigouqi)如今,人們總是習慣往茶杯裡扔一小把枸杞,然後用開水沖泡,覺得可以起到明目、補腎、補充維生素的作用。但枸杞這樣泡水喝真有效果嗎?  枸杞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滋陰、增強免疫力。然而,枸杞中所含的維生素大多是水溶...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盤點趙薇顏值隨著身材忽上忽下的這些年,真是一把辛酸淚!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下圖遭到多少網友的調侃,這還是我們記憶中那個古靈精怪的小燕子嗎?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真是一胖毀所有! 此時趙薇已經身家上億,事業家庭都是...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ts 蘇州女孩小嚴半年來經常頭痛、抽搐,醫生開顱發現一條30釐米長白色活蟲在其腦內遊走!此蟲是豬肉絛蟲的幼蟲,小嚴可能吃了含有絛蟲卵的生蔬菜或沒熟的肉類,蟲卵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再進入腦組織。       醫生提醒:勿食生食,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