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醫療神助攻! 智慧影像診斷更精準

AI醫療神助攻! 智慧影像診斷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資訊工程快速的演進,硬軟體光速般的進步,智慧醫療與精準醫學已是醫療4.0變革中不可避免的醫學挑戰與改變主軸;心臟血管內科的研究也其中之一。本身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心臟血管內科教授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秉彥主任認為,即使是資深的臨床心臟科醫師,有時也要小心花上20-30分鐘仔細判斷。成大醫院從完整的院內心臟血管影像系統中整理出數千筆心臟超音波資料,將人工智慧輔助判斷心臟超音波,診斷心臟是否異常收縮的精準度已經提高到8成6,對於人員訓練與輔助入門醫師或技術員,有相當有幫助。

善用智慧醫療 促進醫病關係

面對冷冰冰的電腦,主要執行「生醫大數據資料庫」的劉秉彥主任表示,在門診面對電腦螢幕上密密麻麻的電子病歷資料,好像面對螢幕的時間太多了,感覺給病人溫暖的眼神太少。因此,他認為在保留促進AI智慧醫療發展對病人疾病的醫療更有利的同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機制,讓醫師在準備說明的過程中能夠投注更多的時間在對病人的思考上,讓醫療仍保有、貼近人性,在「醫院無牆化、生活智慧化」的目標下,一起暖化嚴峻的醫病關係,重啟精準少傷害的醫療走向。

跨科別智慧醫療模式 打造無牆化醫療

劉秉彥主任也指出,有感於AI智慧醫療的巨大挑戰,許多科部的醫師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之餘,也投入臨床需求的腦力激盪,與產業界人士相互合作,並由資訊人員先從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來變革,包括心臟血管科、腫瘤學科、神經內科、放射腫瘤科、婦產學科、急診科、重症內外科等,都有各自不同面相的主題在進行,一起面對新的智慧醫療模式潮流及3年後的全國第一座銀髮族智慧醫院而努力。

【延伸閱讀】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求子要靠「卵」實力! 卵泡發育不良這樣治

輕忽飯後血糖 65歲翁險失明與截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用眼習慣錯誤百出!國內公布「5大傷眼謀殺榜」,包括使用3C不休息、光線不足、躺著或趴著、在晃動行進間使用,以及眼睛不適未就醫,這些錯誤用眼習慣涵蓋各年齡層。醫師強調,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都會使乾眼、近視、老花、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等眼疾提早發生,嚴重恐造成失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冬季節容易發生感冒,尤其抵抗力較低的小朋友,一著涼就打噴嚏、流鼻水,看了病、拿了藥,感冒藥吃沒幾天好像症狀就好了,到底該不該繼續吃完呢?醫師表示,感冒藥通常只是為了緩解症狀,當症狀好轉了,當然可以不必繼續服用。 感冒藥不能殺死病毒 桃園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主治醫師賴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颱風橫掃台灣後,讓不少人忙於清理家園,高雄一名7旬嬤就因急於搬東西,右肩突然動不了「卡」住了,還伴隨「喀喀」聲音與劇烈疼痛,嚇得她趕緊就醫,幸好經過治療,這位阿嬤已迅速恢復肩膀的活動力。 右肩動不了 發出喀喀聲 開業醫師楊椒喬表示,這位阿嬤來求診時,右肩不但動不了,也舉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許多人早上習慣喝一杯牛奶加燕麥,口感香濃滑順又有飽足感,趕著上班的人常常當作早餐充飢;對此,養生達人譚敦慈表示,牛奶、燕麥都是很健康的食物,但兩者搭配在一起可能不太適合,牛奶的高鈣加上燕麥的植酸,會阻礙體內鈣質吸收,建議搭配豆漿比較好。 國人骨鬆症嚴重 骨質疏鬆症是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