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B肝痊癒了怎又復發? 最新研究曝生物製劑治療「復陽」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有B型肝炎的人不少,即使痊癒了也得小心復發風險!台北榮總最新研究就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就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治療就已經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登上風溼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溼免疫科這一次是針對1937名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進行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

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陳明翰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患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但近年來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在長時間的免疫製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

門診中就有一名68歲男性,2014前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溼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不過,2021年1月卻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上升至1520萬IU(正常為測不到)的現象,還好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才能兼顧B肝控制並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穩定。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懿宬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務必得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

李懿宬指出,健保從今年3月1日起,已經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的給付,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莫須瘤或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型肝炎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治療,提供更多保障。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飯前、飯後吃藥到底是多久? 記得一正確數字再不怕「吃錯藥」

20歲年輕人迷笑氣「一天吸100公升」 慘害幻覺纏身還四肢癱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牙齒排列不整齊,不僅影響外表美觀,顳顎關節功能的缺失更降低生活品質,常造成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折磨,醫師就提醒家長,牙齒年齡與骨骼生長發育的個人差異化不小,處理時機也有所不同,除每年得固定帶孩子前往牙科檢查牙齒狀況之外,8至14歲更是...

閱讀詳情 »

▲中西合療,洗腎患者使用中醫藥浴包和止癢藥膏後,皮膚搔癢大為改善。(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腎不好,還有可能癢到體無完膚!根據研究資料,尚未接受透析治療的腎臟病患有1到3成機率出現尿毒症的搔癢情形,而腎臟病末期,接受透析治療又有搔癢困擾的患者則多至9成,嚴重者甚至抓到...

閱讀詳情 »

「咳、咳、咳」發現有人噎到了,該怎麼辦才好?噎到就要趕快用哈姆立克法急救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哈姆立克法僅限於患者意識清楚、但呼吸道完全阻塞時使用;若噎到嗆咳時,可鼓勵患者用力咳出異物;若患者噎到後就出現意識不清的狀況,應儘速撥打119求救。  有人噎到了,該如何處理?也許腦中會想起應該...

閱讀詳情 »

▲長庚醫院成立台灣第一支「運動藥師」團隊。(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誤觸「運動禁藥」是每一個運動選手最怕犯的錯誤,過去就常見有選手只是服用了感冒藥,便失去參賽的資格,讓長時間的辛苦備賽一夕全化為泡影,相當可惜,為避免選手誤觸運動禁藥,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正式成立了全台灣第一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