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

李伯伯是位80歲的C型肝炎患者,平時生活簡樸沒有什麼不良嗜好,8年前在一次追蹤C型肝炎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上升,高達正常值的3倍,後來在李伯伯的肝臟發現近2公分的腫瘤。接受射頻治療後,李伯伯的胎兒蛋白指數回到正常值,到現在都沒有再次復發。

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詹凱翔表示,7年前跟5年前,李伯伯的肝臟分別都被發現有肝癌復發,但由於固定追蹤,都在腫瘤很小時便控制住,但此次復發,由於肝癌緊靠膽囊,加上患者身體狀況不佳,無論是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醫師建議李伯伯進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非侵入性、副作用小

放射治療是一種從遠端、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的癌症治療。如何精準的定位,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一般而言會製作模型來固定身體,並且在身上畫上一些記號來定位。但是,即使有這些模型、記號,在接受放射治療時,患者難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移動,每天都可能會產生0.4-2公分的移動。而這些差距不只會影響照射範圍,更影響正常組織所受到的傷害。

藉由影像導引自動校正位移誤差
 
針對這樣的情況,因應呼吸動作調整照射範圍,可以確保不會遺漏掉腫瘤範圍,精準影像導引更能在每次的治療前利用機器上面的X光機拍攝當場患者治療時的影像,藉由這些立即的影像去導引機器自動校正每次治療的位移誤差,達到更高的精準度。

一般而言健保不給付精準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因此會因應不同醫院的設備、技術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另外,使用影像導引會減少副作用,但是並不會讓副作用不會產生,這方面常常會讓患者有所誤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端午佳節大口吃粽,千萬別「粽」下牙齒大麻煩!牙科門診常發現,毎年端午節期間,有許多病患面對琳瑯滿目又香氣四溢的粽子,完全控制不住,於是大啖起來。結果一不小心慘劇發生,有的人假牙脫落,不慎把假牙吞下肚;還有的人牙齒斷裂、蛀牙發作,歡樂佳節竟然因此大掃興。 老人吃粽子要...

閱讀詳情 »

「牛奶」一直被認為是可以提供完整營養的食品,因此無論男女老少每天都會喝上一杯鮮乳,甚至許多上班族都得來上一杯拿鐵才開始啟動工作模式。但是市面上鮮乳的品牌越來越多,走進超市或是便利店就有數十種牛奶品牌讓你眼花撩亂,不只有鮮乳與牛乳,還有乳飲品與調味乳,到底要該怎麼分辨這些乳製品呢?明明常溫保存的保久...

閱讀詳情 »

  居家角落中,總是有那麼幾處像是打掃死角,看起來有點難打理,久而久之放著不管就真的變的很髒,然後就更拖著不想處理,因為看起來好像會有衛生疑慮,不敢接近。 其實宅姨算是很懂潔淨概念的人了!記得十幾年前的SARS風暴對我來說一點調適需要都沒有,因為回家後洗手、吃飯前洗手、接觸公用設備後洗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正在當兵的張先生發現脖子後方一片紅疹脫屑,誤以為是皮膚過敏,長期使用外用藥膏未改善,且開始有關節及背痛情形,痛到連彎腰行走都有問題,四處針灸和電療無效,甚至出現眼睛模糊不清、出現十二道光芒、畏光等症狀,經醫師診斷後確定為乾癬性關節炎合併虹彩炎,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雖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