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HPV恐導致「5種以上癌症」 醫籲:青少年快打疫苗

HPV恐導致「5種以上癌症」 醫籲:青少年快打疫苗

家長注意!別讓家中的青少年錯過HPV疫苗的黃金接種期!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李秉穎醫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玉成醫師及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醫師共同拍攝「簡單的一句話」影音,攜手衛教大使佩甄,分享全球針對HPV預防的計劃與研究,並探討HPV相關風險及青少年預防。呼籲家長陪同青少年進入診所依醫囑接種HPV疫苗,從小養成正確的預防觀念,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HPV疫苗較佳接種年齡為9-14歲

HPV人類乳突病毒無所不在,不論男女都有八成的可能性會感染HPV。邱南昌理事長表示,美國研究也指出,9-14歲接種HPV疫苗的男女孩相較於16-26歲接種的女孩,有更顯著的免疫反應。因此WHO提出相關計畫及建議,希望推動青少年HPV的預防,應在疫苗反應較佳的9-14歲間接種HPV疫苗,才能更具保護效益。

李秉穎醫師說明,針對HPV的感染,其實除了最為人所知的子宮頸癌外,男性也應該積極預防HPV。根據研究顯示,比起男性傳染HPV給女性,反而更容易受女性傳染,而能產生HPV 16抗體的男性更是少於5%。

不只女性 男性也要打HPV疫苗

陳伯彥醫師分享,全球有5%的癌症與HPV相關,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則可能導致口咽癌及頭頸癌、子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故除了WHO的指引以外,歐洲癌症組織也以10年計劃跟進,期望於2030年前,盡可能提高歐洲國家青少年HPV疫苗接種率,將女性疫苗覆蓋率提升至9成,並顯著提升男性的接種率。

談及全球對於HPV的政策與規劃,黃玉成醫師也表示,截至2020年5月為止,全球已有107個國家將青少年女性納入HPV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也有33個國家已將男性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極力響應與推廣HPV疫苗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在2022年初發出聲明稿,積極響應國際的計劃,為達成早日消弭疾病的目標,更需要家長與青少年立即採取行動,依醫囑接種疫苗積極預防。

根據統計顯示,口咽癌和子宮頸癌分別是台灣男女前10大癌症,而口咽癌相較於107年,已躍升至台灣前十大男性癌症前三名。而近年男性口咽癌個案數不斷攀升,已有美國研究指出,自1999年至2015年觀察,每年由HPV導致的男性口咽癌個案數持續上升。家長都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帶孩子前往診間諮詢醫師,把握9-14歲的黃金接種期。

陳伯彥醫師補充,目前市面上主要核准使用的HPV疫苗可分為二價及九價疫苗兩種,接種年齡皆為9歲以上,而不同之處為二價疫苗預防型別為16、18型;九價疫苗則除了16、18型外,包含其他型別如52、58型。而近期政府也正在洽談九價疫苗的公費接種計畫,提升青少年對HPV更多型別的抵抗力,也希望能藉此讓家長更加放心。

預防HPV三關鍵:安全性行為、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

呼籲青少年應盡早預防HPV,有三關鍵:安全性行為、依醫囑接種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希望能喚醒青少年及其家長對於HPV預防的重視,溝通接種HPV疫苗不僅能幫助降低罹病風險,也以更長遠的角度去規劃孩子的健康,一同攜手走進診間接種HPV疫苗,做孩子最溫暖的靠山。

和所有疫苗一樣,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並非用於治療且可能無法對所有的疫苗接種者都產生保護作用。常發生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搔癢、腫塊、溫熱感或頭痛、發燒等全身性不良反應,通常輕微且短暫。其它詳細資訊,請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延伸閱讀】

30歲男尿尿疼痛檢查 一驗嚇傻:淋病、梅毒、疱疹都有

HPV致六癌一病 非女性專屬,夫妻罹同型HPV頭頸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眼前不時看到有小黑蚊或白色物體飛來飛去,干擾視線和生活品質,想消滅這些「飛蚊」,卻怎麼樣都消滅不了!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飛蚊症原本是因老化引起,但隨著3C產品的普及,目前也越來越多年輕人患有飛蚊症。而以往的治療確實只能和它和平共處,幸好,如今已有新型雷射手術,患者有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32歲的小琪(化名)四年前罹患乾癬,生活飽受頭皮落屑所苦,近兩年甚至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不過,去年小琪結婚後,因擔心用藥會影響胎兒不敢懷孕,也擔心懷孕停藥會造成病情復發,經主動與醫師溝通後,決定超前部署調整使用適合懷孕婦女的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妙齡女子雙雙(化名),在25歲時曾檢查出三顆多發性子宮肌瘤,其中最大的一顆約有7公分,因此造成她經血量多且因壓迫導致頻尿症狀,雖然當時已採傳統手術切除肌瘤,不料五年後又再度復發多發性肌瘤。雙雙一想到要再次經歷肌瘤手術和復發風險的惡夢,讓她萌生切除子宮的念頭,然而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家可曾想過在二十幾年前健保尚未開辦時,癌症患者是如何負擔龐大治療費用嗎?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柯博升理事長憶起當時,高昂的療程費用逼得許多患者需要賣車、賣房才得以接受治療,甚至經濟較為弱勢的人會直接放棄治療。根據癌登中心的統計,健保開辦前癌症患者五年相對存活率為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