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WHO詭辯台灣沒提「人傳人」 陳時中:台灣說了隔離

WHO詭辯台灣沒提「人傳人」 陳時中:台灣說了隔離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一連串發言幾乎都衝著台灣,首先秘書長譚德塞約6分鐘演說,批評台灣就3分鐘,顯然半數心思在想「台灣批評」,另外半數用在「全球防疫」,接著WHO再說台灣沒有警告「人傳人」,台灣則回應,在對岸狀況不明時,就有提到關鍵字「隔離」,WHO似乎無法了解什麼病患需要隔離。

 

川普批評WHO沒聽台灣建議 WHO:台灣沒說「人傳人」

 

法新社報導,副總統陳建仁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時就說,台灣去年12月31日就警告新冠肺炎可能人傳人,但WHO在今年1月14日特別說沒有人傳人跡象,對此美國總統川普痛批WHO與秘書長譚德塞,為什麼不仔細思考台灣給予的線索,然而WHO公開回應,台灣的電子郵件EAMIL中,沒有提到「人傳人」。

 

去年12月31日台灣已警告 武漢有不明肺炎病人隔離治療

 

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批評WHO,不是失職就是不專業。指揮中心公開台灣在去年12月31日,給國際衛生條例(IHR)的電子郵件內容中,就有提出有病患正被隔離治療(cases have been isolated for treatment)。如果沒有人傳人疑慮,為什麼需要隔離治療。

 

失職?不專業? 陳時中痛批WHO不懂隔離病人意義

 

陳時中表示,衛福部疾管署在去年12月31日給予IHR郵件,就有提到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同時中國大陸衛生當局回應媒體,相信案例不是SARS,也有提到被隔離(isolated),當時台灣沒有完整資訊,只能在有限資料給予全世界提醒,染病患者已被隔離,意味著當時新冠病毒就被對岸懷疑有人傳人疑慮。

 

陳時中痛批,台灣在對岸給予有限資料下,已經特別點出病患隔離治療,如果這樣不是有人傳人疑慮,什麼才是有人傳人疑慮。如果WHO清楚馬上查證台灣給予資訊,就不會有失職判斷,假使沒有辦法了解台灣信件內容含意,那就是專業度不夠,沒有辦法立即馬上反應,不論那個假設都顯示WHO無能。

 

WHO詭辯台灣沒提「人傳人」 陳時中:台灣說了隔離

▲衛福部疾管署去年12月31日寄給WHO電子郵件全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努力扮演世界公民 中國WHO正式成員至今隱匿

 

不論中國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台北任何一種名義,都不是WHO正式成員,僅在馬政府時有了中華台北觀察員身份,我們仍然全力扮演世界公民付起責任,反而是正式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疫情初期不但隱瞞自己國民,同時也欺騙全世界國家,特別是「可防可控」言猶在耳,讓疫情全球爆發。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超過164萬,死亡人數突破10萬,184個國家/地區受影響,比較2002年SARS爆發,感染人數約8,000人,死亡人數774人,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如同中國大陸當初所說「可防可控」,已經有了非常有利數字證據,WHO是否因一連串政策錯誤,導致全球性悲劇,未來也會有肯定答案。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新冠病毒常見「氣溶膠傳播」 哪些公共區域最危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此圖非內容本人-圖片翻攝自新浪微博) 有一天,她在住處打開瓦斯燒水,意外就這樣發生了。意外發生後她沒時間傷心感傷,而是選擇分秒必爭去復健,只為不願拖累家人。也是會怨天尤人,但一個轉念,幸好不是其他家人去開那個瓦斯.....於是她突然想開了。 (圖翻攝youtube) 因為心裡的轉變,她發現自己的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但因晚婚晚育的趨勢讓不孕夫妻不斷增加,當許多人煩惱母親節送禮的同時,卻有許多女性無法圓夢成為母親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張帆醫師解釋,若把子宮比喻成房子,受精卵即為房客,若能夠先將自己的房子修整到最佳狀態,再帶房客進來,房客自然而然能住得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海鹽、玫瑰鹽、鹽之花等,各種進口食鹽號稱天然更健康;但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攝取這類不含碘的食鹽,罹患甲狀腺疾病風險高出1.14倍。台大教授更直言,孕婦缺碘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孩童智商可能少10分以上。 國人女性缺碘 國內健檢診所與台大應用營養研究室合作,針對19歲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整理) 血糖機數值不夠精準,可能會讓患者陷入危機,日前門診有一名糖尿病患出現低血糖症狀,拿起血糖機一測,數值為70mg/dl,以為吃顆糖果就沒事,殊不知症狀越來越嚴重,突然昏迷送醫才發現正確血糖值僅有50mg/dl。醫師提醒,血糖機失準恐誤判數據,造成患者血糖過低或過高之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