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體想說的話]子宮拿回生命主導權|魅麗雜誌

子宮系統對女人來說,除了孕育新生命之外,也是製造荷爾蒙的重要場所,在女性的整體健康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近年來子宮相關疾病的發生率非常驚人,究竟,子宮疾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又可以怎麼預防...[身體想說的話]子宮拿回生命主導權|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子宮拿回生命主導權|魅麗雜誌 【魅麗雜誌 85期/10月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

子宮

拿回生命主導權

子宮,是生命的初始,它包覆了兩性不同的個體,在此融合為一。如果親密關係帶來委屈或不願意,女性在身體上的表現,就可能是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

子宮系統對女人來說,除了孕育新生命之外,也是製造荷爾蒙的重要場所,在女性的整體健康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近年來子宮相關疾病的發生率非常驚人,究竟,子宮疾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又可以怎麼預防?

 [身體想說的話]子宮拿回生命主導權|魅麗雜誌

 

子宮問題的三大原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子宮出現問題,其實和便秘、循環不好、以及情緒創傷有關。」這三個狀況,乍看之下似乎和子宮沒有直接對應,但黃鼎殷醫師解釋,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有時候病症的來源並不是出現症狀的部位,而是和其他問題交互影響下的結果。

「便秘是一個警訊,表示身體最大的排毒系統有了阻礙,髒東西就會累積下來;循環不好,腳就容易冰冷,很多女性腳底冷,子宮就冷,子宮一冷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不過,在這兩個原因之外,黃醫師認為,子宮相關疾病常見的來源,最重要的就是月經不正常,而月經正不正常,和情緒創傷及壓力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子宮在沒有懷孕的時候,也都在準備懷孕的狀態,那是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這時候如果你有很多情感上的阻礙,尤其是和伴侶之間有所創傷,月經就容易出問題。」

 

親密關係的情緒創傷

造成子宮疾病的情緒特徵,和親密關係帶來的委屈、不願意有關。黃醫師回想起一位罹患子宮頸癌的患者,她曾經是一位小三,雖然沒有多重性伴侶的問題,但更換伴侶的頻率比較高一些,所以對性一直有種罪惡感。由於社經地位較低,她隱隱覺得,自己是用性來換取一切需要的東西。再加上曾經拿掉過幾個小孩,她在觀想自己的子宮時,覺得那裡就像個墓地,那麼多因為自己而看不到這個世界的孩子,讓她充滿罪惡感與虧欠,於是在潛意識裡,以身體作為償還。 

「子宮頸是子宮的開口,它就像一個門,決定讓哪些精子出入,所以它有忠誠的象徵,是個守門人的角色。所以,如果有些女性覺得違反了自己定義上的忠誠,子宮頸就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相反的,如果認為伴侶不忠誠,或者在親密關係上有一些潔癖,也容易有會有同樣的狀況發生。」

黃醫師舉的另一個例子是,有位患者喜歡上一個風度翩翩、條件非常好的男人,在事業上也有很好的成就,只是男人同時不只有一位女友。後來他們兩情相悅,男人也願意放棄一些東西與她在一起,她卻發現自己罹患了子宮頸癌。透過排列,深入去觀照自己的情緒,這位患者看見了那些夜裡,她獨自面對男人正在別人懷裡的痛苦。積壓的很多委屈、創傷慢慢被召喚出來,這時候她才發現自己的病,是因為男人的不忠誠深深刺傷了自己。

[身體想說的話]子宮拿回生命主導權|魅麗雜誌 

自願是療癒關鍵

「兩性關係出現問題,在女性身體上的表現,就是容易罹患生殖器官方面的疾病。」為什麼女性特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黃醫師表示,男人在性方面的不愉快,比較不是用壓抑的方式表現,所以相對來說,男性生殖器官的癌症發生率比較少。但是女人對性的壓抑比較多,甚至是一種普遍的禁忌,現代社會雖然比較開放一點,但基本上還是傾向男性主義,在親密關係的規範上,女性的壓力仍然存在。

 

更多精彩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5/10月號】

【《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且第三級警戒延長,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特別與健身老師共同設計4組7分鐘「活力健肺操」,讓肺阻塞病人在家只要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小空間就可持續斷練肺活量,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暨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7分鐘「活力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缺水、缺電、缺疫苗,現在也缺血,台灣血液基金會發出缺血警訊,6月11日上午全國血液平均庫存量為3.7天,處於極度血源短缺的緊急狀態,又以台中地區最為嚴重,O型血僅剩1.8天,扣除檢驗前置作業,台中血庫O型血幾乎等於零。 自5月15日雙北升級3級警戒、19日全國3級警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公費接種優先順序名單,6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新調整,第1類維持醫療量能族群,由原本48.8多萬增加至50.6多萬,今(11)日上午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接種名單與人數,會隨著疫情改變而有不同;陳宗彥強調,早上全國會議中,已要求各縣市政府按照優先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近日因為疫情大爆發,全台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均改為線上課程,加上居家防疫政策,大幅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學童紛紛出現眼睛乾澀、不舒服等症狀。晶盈眼科診所醫師陳逸川指出,原先有在點散瞳劑的學童回診檢查視力時,多有近視度數加深的趨勢,因此呼籲師長能多提醒學童保持正確的用眼觀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