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肚子餓的時候,你喜歡吃鹹的還是甜的?吃飯還是麵?小編的答案是:鹹的,飯。基本上,小編一天三餐中要有一餐有飯,有菜;可以沒有肉,但沒有飯是不行的,會覺得沒有吃飽。特別是有很多配菜的時候,沒有一碗白飯在手,非常可惜。如果你也喜歡吃飯,《神奇米飯力量大》這本書很值得一看喔!(原文出處)

《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 米食地圖帶你認識台灣生產的米。


 華夏民族以農立國,早期台灣隨處可見金黃色稻田;很多人應該跟小編一樣,從小主食就是米飯,吃飯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農家出身的小編也吃了不少糙米飯長大,還習慣一口菜一口飯。而隨著經濟發展,除了原先的第二主食「麵」,台灣出現了漢堡、pizza、麵包等,逐漸取代米飯的地位。

 飲食多了新選擇,絕對是件好事,但身體健康、營養均衡更要注意。特別是隨著飲食越趨「精緻化」,烹調當中可能流失的養分、可能給身體增加的負擔,都需留心。有不少文明病就是因為「吃得太好」所導致。近年健康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發覺吃米飯的好處,倡導回歸根本,吃得自然。

 也許你和小編不同,不習慣每天都要吃飯,也非米食愛好者;但關於米飯,有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米不是只有澱粉而已,還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完整且均衡的營養價值適合各年齡層食用。每天吃的米飯或米製食品,看似都相同,但其實大有學問;種類不同,口感、營養也有所別。

《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 焗烤南瓜飯  ■ 米三明治


 這些在《神奇米飯力量大:兩大名廚米飯料理秀創意 天天變出新主食》都有詳盡的介紹。更重要的是,李耀堂和呂哲維兩位老師聯手發揮創意,教你如何用不同的米和烹調方式,輕鬆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米料理」。

 本書一共分為八個小單元,米素食、米養生,讓你吃飯吃健康、吃飯吃營養;米炒飯、米稀飯,讓你吃飯又吃菜、喝粥喝暖意;米速食、米點心,讓你吃飯輕鬆又有趣;米異國、米變奏,讓你吃飯旅行去、樂在米飯中。從焗烤南瓜飯、米三明治,到甜心米蛋塔、阿薩姆茶飯,顛覆你的想像,讓你吃「飯」更有樂趣、天天想吃飯!

  《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關於作者與書 
★李耀堂

現任:
新天地餐飲集團美食顧問
桃園創新技術學院專技助理教授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研發副主委
出版:
《台灣100大名廚》.《無油煙輕鬆煮》.《素食好健康》等

★呂哲維

現職:
中臺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 專技助理教授
著作:
《愛上無油料理》.《料理先修班》.《超簡單小烤箱料理》等

 

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快加入OpenRice粉絲團!
《神奇米飯力量大》創意料理祕笈 吃出米樂趣! 

 

賓士姊違停也要吃! 大台北人氣滷味

世界十大詭異餐廳 台灣竟然不只一間上榜!!

天龍國嚴選,入秋必吃五大熱門麻辣鍋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鳳凰颱風挾帶豐沛雨量襲台,造成各縣市部分地區道路積水。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務必加強環境整頓,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做好「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雖然本土登革熱疫情集中於高雄地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上班族工作忙碌、壓力大,時常趕著上班沒吃早餐,工作一忙,中餐到了下午2、3時才吃,下班帶著疲倦的身體回家沒食慾,晚餐也就隨便吃。醫師指出,生活壓力大、三餐飲食不規律,容易引起腸胃道問題,包括腹脹、腹痛,甚至出現便秘。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指出,門診常有許多年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有些人可以了解他人說話,但表達能力卻受損;也有些人不能了解別人談話,但可以說話;還有一部分是表達及了解語言的能力皆受損,主要傷在大腦優勢半球的整個區域。以上都稱為失語症。耕莘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佩岑指出,失語症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只要腦部受損會病變,都有可能產生,導致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的好處很多,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從事適當的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有助於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不過,醫師提醒,健身、重量訓練等不適合患者,過度從事恐導致心臟負荷加重,造成血壓上升,建議從事緩和性質的有氧運動為主。要降低高血壓,除了透過規律服藥、飲食控制外,加上從事適當、適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