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吸菸卻罹癌!每天7.6名女性死於肺癌」

 

不吸菸卻罹患肺癌,一般人很難想像,不過統計數據卻表明,肺癌最近20年蟬聯女性癌症頭號殺手,平均每天有7.62個女性因為肺癌喪生,99年台灣肺癌死亡人數為8194人,其中女性佔了2782人,佔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

 

肺癌對女性族群的危害來勢洶洶,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更舉國外數據,肺癌患者男女比例約10比1,但是國內女性肺癌患者比例不僅較高,更令人訝異的是,其中有九成不吸菸。「特別的是,國外十個男性,裡面一個女性,但在這裡,大概兩個半男性一個女性,這邊看得出來,台灣的肺癌跟國外不同,為什麼女性有這麼多肺癌?我們很多根本就不吸菸,大約九成不吸菸,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國內肺癌以非小細胞癌佔八成五到九成最高,其中又以肺腺癌佔六成以上,由於早期完全沒有症狀,國內七成患者是在中晚期才被發現,因而錯失早期治療機會。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劉傳文疾呼,肺癌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風險族群應該定期檢查。「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疾病,因為它的死亡率非常高,5年的存活率只有12%到13%,可是如果說能夠早期診測的話,5年的存活率是85%到90%,甚至於有90%到95%。」

 

相較起來,66歲的劉大姊算是幸運,她在女兒強迫下,進行健康檢查,因而發現罹患肺癌,抗癌六年、兩度動刀,目前癌指數正常,劉大姊回想起來,除了家族史之外,長期陪伴老菸槍的先生打牌,可能以是原因,認為要是能更早發現,或許連手術都可免。「講起來我是高危險群,因為我父母都是癌症過世,我的父親是腸癌,我的母親是淋巴癌,那我還有一個弟弟,兩年前也是癌症去世,所以可能是家族有遺傳,我在九十四年,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就是因為一次健康檢查,那一次健康檢查,讓我很慶幸,從癌症第四期能夠康復到現在,我現在已經六年半了,所以這個健康檢查等於是救了我的性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2020年全球的肺癌疾病死亡率上升到疾病死亡的第五位,2011年二月全球肺癌死亡數為140萬,由於肺癌在全球威脅日漸增加,即使連世界衛生組織也不斷強調肺癌疾病的可怕,不斷上修預估的死亡人數。

 

醫師提醒,包含吸菸族群、有肺癌家族史、曾罹患肺結核、長期暴露致癌環境,都屬於高風險族群,要減低肺癌威脅,除了遠離菸害、務必定期進行篩檢,尤其高危險群女性最好四十歲開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除了戒菸、杜絕二手菸外,就是先確定你是高危險群,鼓勵你去做早期檢測,過去沒有好的早期檢測方法,直到今年二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確定這種低劑量的電腦斷層,事實上是可以早期發現,尤其發現在一公分左右這種肺癌是很重要,一公分左右的肺癌就是屬於早期肺癌,當你發現把它切除,治癒率是85%到90%在五年的時候,所以這表示這是非常重要,要早期防治肺癌,就是早期發現提高治癒率,這是台灣目前最重要工作。」

 

擔任代言的藝人藍心湄以「女人最大,肺腑之言救健康」為主題,邀請女性珍愛自己健康,不要誤認不吸菸,就會遠離肺癌。「百分之九十罹患肺腺癌是不抽菸的,這個資料是讓我很驚訝的,所以我想說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觀念,除了定期篩檢,最好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掃描,這是最安全仔細,這個是大家一定要有的觀念,然後對我們身體與生活才會有一些些責任、保護,因為把我們自己身體照顧好、全家都好。」

 

賴基銘醫師強調,肺癌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早期發現它,除了吸菸之外,致癌因素很多,與基因、二手菸與致癌環境都有關連,因此肺癌防治教育應該要加上「定期篩檢」,認為早期檢測是目前公衛教育必須經營的一塊,也決不容再拖延。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花蓮慈濟醫院為能讓民眾更清楚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或是藥物有什麼副作用,特別推出智慧型藥袋,在藥袋上加印「QRCode」和「彩色照片」;民眾除了可依彩照檢查藥物有無拿錯,還可利用智慧型手機掃描藥袋上的QRCode,進入醫院網站藥品查詢系統,就能查詢藥品藥理分類、作用機轉、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安全事件頻傳,許多消費者為了安心,寧可多花錢到有機或生機通路購買食品,但實際上真的有保障到消費者的權益嗎?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6家知名連鎖有機或生機通路店中,有18件產品有疑慮,不但產品標示不全,而且原料也未依含量由多到少標示清楚;該基金會特別呼籲政府要加強稽查。董...

閱讀詳情 »

陳小姐是一位大眼美女,為讓靈魂之窗更加動人平常配戴彩色隱形眼鏡,為節省開銷,她將日拋隱形眼鏡清潔後重複使用,每日拋變成多日拋、有時甚至當成週拋使用。某日沒將隱形眼鏡取下便倒頭就睡,隔天起床雙眼通紅趕緊將隱形眼鏡取出,休息一天不戴隱形眼鏡,但右眼不僅紅眼未消,還出現劇痛感與分泌物,右眼視力模糊。來眼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標榜天然有機的鳳梨醬,外包裝上卻找不到成分、重量、食品添加物等資料,這樣產品吃得安心嗎?董氏基金會調查棉花田、活水源、無毒的家、里仁、聖德科斯、綠色小鎮等知名連鎖有機或生機通路,發現10支產品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或其施行細則、3支產品疑似違反。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指出,這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