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人必看」喝酒臉紅是怎麼回事?喝酒臉紅怎麼解決

 

 
「女人必看」喝酒臉紅是怎麼回事?喝酒臉紅怎麼解決
             圖片來源:http://www.fancai.com/health/209063/
 

    喝酒臉紅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親朋好友在一起聚會都會來點小酒增加氛,推杯換盞間,有些人酒一下肚臉就紅了,以前人們多認為這是不勝酒力;近年來,「臉紅人酒量大、代謝快」的說法佔據了主流。

       讓們從臉紅的原因說起吧。很多人以為是酒精導致的,其實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所以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也就是說有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過不能忘了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臉紅的人是只有前一個酶沒有後一個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不過大家都有經驗,當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漸漸腿去,這是靠肝臟裡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循環而被代謝。

      喝酒後,酒精在胃內會被化解吸收一部分,肝臟也能代謝過濾一部分。過量飲酒,超過胃的化解及肝臟的代謝能力,剩餘的酒精隨血液流入大腦,腦細胞的正常功能發生了變化,從而促使臉部皮下血管擴張,血量增加,臉色也就變紅。

    如果在臉色已發紅時仍繼續飲酒,心跳就會加快,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為了保證體內主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就必須收縮毛細血管使血壓回升。因此,面部末稍血管中血流受阻,血量減少,臉就呈青色。

 

      研究發現:喝酒上臉的人代謝受阻

      「從醫學上講,『喝酒臉紅的人更能喝』的說法是錯誤的!」任何食物進入人體後都要進行消化代謝。酒精代謝主要靠肝臟裡的乙醛脫氫酶 2(ALDH2)。酒量大的人,體內的乙醛脫氫酶2相對夠用。而喝酒紅臉的人,說明肝臟內的乙醛脫氫酶2偏少,酒精代謝會因此減慢、受阻,存留體內的酒精刺 激血管擴張,導致臉色、及身體其它部位的皮膚發紅(如頸部),另外還會出現心跳加快、噁心等醉酒症狀。

 

      「喝酒臉紅的 人並不能喝酒,這種結論在國外研究界也已經認定。」施先豔告訴記者,美 國《PlosMedicine》雜誌2009年第3期第6捲上,刊載了一篇名為《酒精性臉紅 的反應:來自於飲酒關於食管癌未知的風險因素》的論文。

      美國國家酗酒與酒精中 毒研究所和日本久裡濱酒精過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的聯合研究發現,對於體內缺乏 乙醛脫氫酶2或這種酶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人群來說,患食道癌的風險隨酒精攝入量的增多而增大。這種風險發生的幾率的可能遠遠大於那些飲酒後「面不改色」的人群。

 

    喝酒臉紅怎麼解決

      甜點加水果

  有經驗的喝酒人都知道,對付喝酒臉紅怎麼辦的問題,就應該多一些甜點以及水果。無論是在喝酒前還是喝酒後,都應該多吃甜點心以及水果,這樣就能讓你始終保持不醉的狀態了。俗話說「酒後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這話不錯。甜柿子之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謝掉,甜點心也有大體相仿的效果。喝酒臉紅怎麼辦

      綠葉蔬菜

  在喝酒臉紅怎麼辦的問題上,綠葉蔬菜是絕對不能少的。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是最大的,因此為了保護肝臟的健康,在喝酒前應該儘量 的多吃一些綠葉蔬菜,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抗氧化劑以及維他命 可以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而且在喝酒期間也應該多吃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他命 可保護肝臟。喝酒臉紅怎麼辦

 

       酒前喝湯

  在喝酒前,很多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先喝一些熱湯,尤其是用姜絲燉的魚湯,對身體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在喝酒後也應該適量的喝些魚湯,因為它還具有很好的解酒功效。

 

--

via http://www.fancai.com/health/209063/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位30多歲女性,之前為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解隔離後因為持續有咽癢、咽喉不適,偶而還有咳嗽的症狀,故前來中醫科就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和團隊開立清肺飲,給予保養呼吸道並緩解輕微呼吸道症狀。患者陸續服用一陣子後,咽癢咽乾很少發作以外,一年多來未曾感冒。 左一為中醫科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確診病例連3天跌破200例、死亡人數也在持續20天兩位數的高峰之後,一口氣掉到個位數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132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陳時中表示,目前解隔離人數已逾半,...

閱讀詳情 »

日本124萬劑AZ疫苗今起在各縣市開打,考量有些長者行動不便,部分縣市提供到宅施打服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提醒地方政府,要留意疫苗保存條件,溫度必須在2℃至8℃,並避免晃動,開瓶後6小時須施打完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午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針對124萬劑AZ疫苗開打,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捐助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首批配發下去的60多萬劑,今(15)日各地方政府都針對75歲以上老人全面擴大接種,眼見打疫苗速度加快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進一步拍板決定,第二批分配將及早從6月17日起發送!且最新分配原則曝光,除了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