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圖片翻攝自新浪博客)


高血壓是隨年齡增長血壓而升高的生理現象,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通過外治療法產生作用。網路上公眾號名「健康圈」中介紹一些葯枕就是有效的外治法之一。我們來看看這些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吧。
 
1、舊茶葉降壓枕

原料:舊茶葉若干

製法:直接將舊茶葉晒乾後裝進枕頭裡。

功效:枕上幾個星期後就會有神清氣爽的感覺。

另外,中老年朋友還可在舊茶葉枕頭中加入決明子30~50克,菊花20克,其降壓效果會更好。

2、明礬降壓枕

原料:明礬3-3.5千克

製法:把明礬搗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塊粒,裝進枕心中。

功效:常用此當枕頭,可降低血壓。

3、菊花木香安心枕

原料:野菊花、青木香、淡竹葉、生石膏、白芍、川芎、桑葉、蔓荊子、磁石、蠶砂各等分。

製法:上藥中個體較大或者質地較硬的,比如青木香、白芍、川芎、蔓荊子、磁石,可以研粗末,和其他藥物拌均勻,裝入布袋內,晚上當枕頭用。3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對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四肢麻木有明顯的效果。

4、菊花川芎降壓枕

原料:菊花100克,川芎400克,蠶砂500克,羅布麻葉100克。

製法:上藥裝入枕頭芯當作葯枕,可以連續使用6個月。

功效:用於高血壓、頭痛、肝陽上亢所致的耳鳴、頭暈和目眩。

5、杭菊銀花降壓枕

原料:杭菊、冬桑葉、野菊花、銀花、夏枯草各400克,薄荷、丹皮、豨薟草各200克,川芎、紅花各100克。

製法:上藥共研末,拌入冰片粉50克,裝入布袋縫合,當枕頭使用。

功效:適用於頭暈痛,對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都有一定治療作用。

6、菊花桑葉怡神枕

原料:白菊花、野菊花、桑葉、辛夷各500克,薄荷200克,紅花100克,冰片50克。

製法:上藥裝入布袋內,晚上當枕頭用,一次能用6個月。氣候潮濕的時候,可以烘焙或者翻曬後再用。

功效:除了治療高血壓外,對動脈硬化、偏正頭痛、眩暈、神經衰弱、腦震蕩、腦血栓後遺症、斑禿、目腫痛、急慢性鼻炎以及一些熱性病也有治療作用。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

1、不要吸煙喝酒;

2、少攝入油和鈉,鹽攝入過多會影響血壓;

3、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攝入膳食纖維;

4、多食用粗纖維食物;

5、多喝水,少喝刺激性的飲料;

6、多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7、 補充鈣和鉀,如:牛奶、酸奶、葡萄、豆製品、紅黃色、深綠色蔬菜瓜果等。蝦米(含鹽過多)、油炸類食物、漢堡、薯條之類的食物不要經常性食用。 


文章引用自 新唐人




大家都在看>>>

 

「乾燥劑」丟掉虧大了!知道它的功用之後,你絕不會後悔把它留下!實在太好用了!!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經常走路運動的人一定要看! 最後都會有這樣的結果...(組圖)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貨車司機實話告訴你:「我為什麼不踩剎車!」聽了令人超震驚!(您的一個轉發,會救許多人性命)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能用牙膏清潔假牙?」、「假牙用漱口水泡就好?」或「睡覺可戴假牙?」,以上迷思你有幾個?中華牙醫學會今(2019)年調查發現,民眾普遍對假牙認知不足,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義興表示,假牙比不上真牙,但若輕忽假牙的清潔與保養,容易滋生牙菌斑、其他細菌,引發口角炎、吸入性肺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誤以為靜脈曲張只是美觀問題,就診意願不高,其實靜脈曲張除了會導致潰瘍、水腫、腿部沉重感,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致命的肺栓塞!中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賴曉亭醫師近日以醫用靜脈黏合膠水閉合系統,成功治療靜脈曲張,提供民眾治療的新選擇。醫用靜脈黏合膠水閉合系統 痛感少且安...

閱讀詳情 »

市售雞肉依販售時的保存方式可以分為「溫體」、「冷藏」、「冷凍」三種!其中冷藏雞肉又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工廠分切後,直送賣場的新鮮肉品,另一種則是經過冷凍再解凍的解凍肉。 而冷凍雞肉也可以依冰凍時的溫度再分成「一般冷凍」和「急速冷凍」,不同冷凍方式的雞肉,吃起來口感會不一樣。這三種市售雞肉因為保存的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其中,認知功能衰退常是高齡社會中,產生健康照護需求的主因之一。由於認知功能衰退目前仍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莊紹源副研究員,結合其他團隊共同合作研究發現,血壓愈高及內頸動脈流速較低者,認知功能表現愈差。如何讓民眾及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