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圖片翻攝自新浪博客)


高血壓是隨年齡增長血壓而升高的生理現象,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通過外治療法產生作用。網路上公眾號名「健康圈」中介紹一些葯枕就是有效的外治法之一。我們來看看這些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吧。
 
1、舊茶葉降壓枕

原料:舊茶葉若干

製法:直接將舊茶葉晒乾後裝進枕頭裡。

功效:枕上幾個星期後就會有神清氣爽的感覺。

另外,中老年朋友還可在舊茶葉枕頭中加入決明子30~50克,菊花20克,其降壓效果會更好。

2、明礬降壓枕

原料:明礬3-3.5千克

製法:把明礬搗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塊粒,裝進枕心中。

功效:常用此當枕頭,可降低血壓。

3、菊花木香安心枕

原料:野菊花、青木香、淡竹葉、生石膏、白芍、川芎、桑葉、蔓荊子、磁石、蠶砂各等分。

製法:上藥中個體較大或者質地較硬的,比如青木香、白芍、川芎、蔓荊子、磁石,可以研粗末,和其他藥物拌均勻,裝入布袋內,晚上當枕頭用。3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對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四肢麻木有明顯的效果。

4、菊花川芎降壓枕

原料:菊花100克,川芎400克,蠶砂500克,羅布麻葉100克。

製法:上藥裝入枕頭芯當作葯枕,可以連續使用6個月。

功效:用於高血壓、頭痛、肝陽上亢所致的耳鳴、頭暈和目眩。

5、杭菊銀花降壓枕

原料:杭菊、冬桑葉、野菊花、銀花、夏枯草各400克,薄荷、丹皮、豨薟草各200克,川芎、紅花各100克。

製法:上藥共研末,拌入冰片粉50克,裝入布袋縫合,當枕頭使用。

功效:適用於頭暈痛,對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都有一定治療作用。

6、菊花桑葉怡神枕

原料:白菊花、野菊花、桑葉、辛夷各500克,薄荷200克,紅花100克,冰片50克。

製法:上藥裝入布袋內,晚上當枕頭用,一次能用6個月。氣候潮濕的時候,可以烘焙或者翻曬後再用。

功效:除了治療高血壓外,對動脈硬化、偏正頭痛、眩暈、神經衰弱、腦震蕩、腦血栓後遺症、斑禿、目腫痛、急慢性鼻炎以及一些熱性病也有治療作用。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呢?

1、不要吸煙喝酒;

2、少攝入油和鈉,鹽攝入過多會影響血壓;

3、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攝入膳食纖維;

4、多食用粗纖維食物;

5、多喝水,少喝刺激性的飲料;

6、多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7、 補充鈣和鉀,如:牛奶、酸奶、葡萄、豆製品、紅黃色、深綠色蔬菜瓜果等。蝦米(含鹽過多)、油炸類食物、漢堡、薯條之類的食物不要經常性食用。 


文章引用自 新唐人




大家都在看>>>

 

「乾燥劑」丟掉虧大了!知道它的功用之後,你絕不會後悔把它留下!實在太好用了!!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經常走路運動的人一定要看! 最後都會有這樣的結果...(組圖)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貨車司機實話告訴你:「我為什麼不踩剎車!」聽了令人超震驚!(您的一個轉發,會救許多人性命)
「枕頭」裡加一物,能降「高血壓」,快告訴父母!!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產學名藥 撐起健保一片天藥廠研發、生產的新藥,各國核准上市後,會有20年的專利期,稱為「原廠藥」;過了專利期,各藥廠都能生產同成分、同劑型、同療效的藥品,稱為「學名藥」。根據統計,台灣產學名藥佔健保70%用量,金額卻只佔23%,對健保財政貢獻重大。台灣製藥已經達到國...

閱讀詳情 »

「如果說醫療人員是『聞聲救苦』,那麼在接觸了解澎湖的醫療環境後,就更激起了我『聞聲救更遠、聞聲救更苦』的決心。」第29屆醫療奉獻獎於26日舉行頒獎典禮,獲得殊榮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不但以脊椎神經及臂神經重建醫術「杜氏刀法」享譽國際,更每月至澎湖義診,並將帶領義大醫療團隊深入蘭嶼,還預計幫助南迴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2歲的浩浩幾天前開始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感冒症狀,家人發現他早上聲音變得沙啞,傍晚開始呼吸淺快且看起來很不舒服,加上吸氣時有怪聲,就醫檢查發現吸氣伴隨喘鳴聲(stridor),且咳嗽聲很深、低沉,如同小狗叫;X光檢查顯示聲門下氣道狹窄,診斷為病毒性哮吼。經過腎上腺素蒸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屏東報導】「醫生,我割檳榔這麼多年了,居然會割下1串還沒熟的檳榔!」這是屏東1位老農民看診時主述因視線不清割錯檳榔的情形。眼科醫師表示,若白內障的症狀已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重拾清晰視力,老年人也可避免因視線不清而引發跌倒受傷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