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氣喘不一定以喘來表現!」如何發掘氣喘引起的咳嗽?

隨著時序進入秋冬交替季節,氣溫漸漸轉涼、日夜溫差大,流感疫情悄悄升溫,不少未按時服藥的氣喘患者也開始出現嚴重症狀,鼻水流不停、狂打噴嚏、有時還會咳嗽咳到喘不過氣來。

成功大學過敏及臨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堯表示,氣喘患者的氣管很敏感,一旦得了流感,常會誘發氣喘,使病情加重。建議氣喘患者在流感好發季節,做好預防或施打疫苗,減少感染機率。

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進一步解釋,氣喘患者的氣管容易因溫度變化劇烈而收縮失調,使得平滑肌發生痙孿、黏膜水腫、黏液分泌過多,進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每當天氣從熱轉涼時,患者只要吸入冷空氣,呼吸道就開始狀況百出。據統計,每年到了這時節,因氣喘求診的患者就會增加三到四成。

久咳不癒恐是氣喘徵兆?

「氣喘不一定以喘來表現!」如何發掘氣喘引起的咳嗽?

忽冷忽熱的天氣,不只是流感病毒,感冒同樣不可輕忽。門診醫師觀察,這波感冒以咳嗽症狀最為嚴重,不少患者一咳就是一個星期以上,甚至半夜咳醒、白天上班上課無精打采,也讓許多氣喘的患者出現誤解,以為自己久咳不癒是感冒引起。

對此,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分析,氣喘引起的咳嗽好發在清晨或半夜睡覺時,感冒則沒有時間上的規律性;且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在兩到三周就能痊癒,當感冒症狀拖了超過一個月都不見好轉,就應進一步找出原因,臨床上,平均每10位久咳者中,有1~2位確診為氣喘。

沒氣喘過,也可能是氣喘潛在患者

不過,急診或門診也常遇到從未氣喘的患者,卻出現久咳、胸悶類似氣喘的症狀,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分析,氣喘是一種慢性病,最常以「反覆的慢性咳嗽」來表現;即使不曾喘鳴,還是可能氣喘,只是大部分人是在氣喘急性發作後,才發現自己會氣喘。所幸,第一次發作就致命的比例很低,還有學習控制的機會。

《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提醒,大家常誤以為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才叫氣喘,但醫師澄清「氣喘不一定以喘來表現!」對於氣喘,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只要對久咳、胸悶等「慢性」症狀有所警覺,就有機會及早發現、及早控制,不讓氣喘威脅你。

 

【更多資訊請上《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面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許多民眾都擔心被傳染,每天出門碰觸到的門把、按鍵、扶手等都可能殘留病毒,又或是慢性病患看診後返家,擔心從醫院帶回病毒,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呢?  面對民眾的擔憂,廖偉呈藥師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因此不把病毒帶...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害怕自己已感染?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今(24)日由校長發出公開信,宣布因為有26名的師生跟確診者密切接觸,被列為居家隔離,即日起多達20門課、波及900多人改採遠距上課至3月31日。也由於校方提早一天公布確診消息,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不得不加發訊息...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重大傳染病威脅,不只新冠肺炎,在台灣,結核病(TB)仍是最重要的傳染疾病之一,每年新發個案數多達8千多人,且因結核病死亡的個案數也將近500人。疾管署今(24)日公布好消息,透過種種防治策略,國內結核病發生率15年來降幅已達50%。 每年3月2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