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天如廁15次 潰瘍性結腸炎所致

一天如廁15次 潰瘍性結腸炎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五、六月正值考生打拼時期,若是此時出現腹痛、腹瀉等腸胃問題,那可真是傷腦筋。今年22歲的王姓大學生就曾在考前持續性腹痛、血便,一天進出廁所高達十五次,甚至一週就請了四天假,學業大受影響,花費二年的時間才找到正確醫師,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惹禍。所幸在經過飲食調理及藥物治療後,終於脫離馬桶人生。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就腸胃科門診而言,就比平時高出3成左右。不少患者起初都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是一種腸道慢性且反覆性發炎的疾病。邱正堂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在台灣約十萬分之8.5,克隆氏症則為十萬分之2.1,雖然和西方國家相比低了許多,但其增加速度卻十分快速。從健保資料統計不難發現,民國87年至99年間罹患IBD的個案數,明顯增加了將近11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凃佳宏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年齡為20-40歲,且患者多以考生及上班族為主,其致病成因至今仍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與基因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的改變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一旦罹病就無法治癒,只能藉由藥物和飲食控制不發病。提醒民眾,若持續腹瀉、腹痛持續長達一個月,且合併有發燒、血便、疲倦、體重減輕時,就應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49

相關推薦

三位來自美國佐治亞州的醫學博士最近出版了《你身體的紅燈發出警報》的修訂本,介紹身體生病之前會出現哪些前兆。其中六種轉瞬即逝的症狀,需要格外注意,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第一,胳臂、腿麻木、刺痛,精神紊亂、暈眩,說話打顫、語無倫次。尤其是面部或者身體一側出現上述情況,就可能是中風,也就是腦卒中的前兆,預...

閱讀詳情 »

按照自然規律,我們的身體在夜晚該得到休息,而睡眠則是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它讓一天的疲勞得到釋放、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勞累的器官得以休整。但在現實的生活中,睡眠卻被忽視,熬夜成了常態。年輕人用來通宵上網、玩遊戲;職場人士將夜晚變成了戰場,熬夜工作……殊不知,我們的健康正一...

閱讀詳情 »

1、魚腥草:電腦一族必吃的防輻射食物 魚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彈爆炸點能頏強再生的中藥材。魚腥草具有抗輻射作用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不僅適用於空勤人員,也適用於經常接近輻射源的人員,如X光機和電腦操作人員,以及常看電視的人群。 2、西紅柿:減少皮膚輻射損傷,並可以祛斑美白 科學調查...

閱讀詳情 »

日本醫學博士南雲吉則已經快60歲了,卻擁有著30歲年輕醫生的面容。他說照鏡子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因為常照鏡子能夠讓你更健康,讓你更美麗,讓你更自信。 最常規的用途無論是在做基礎護膚、貼面膜、化妝補妝的時候都需要用到鏡子,這是鏡子最常規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一部分“女漢子們&rdqu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