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翻攝自yinews  tech.sina,下同)

一家三口相繼被驗出癌症,這麼不幸的事就發生在中國揚州市寶塔新村戴先生家。

長期吃剩菜剩飯一家三口人相繼患上癌症

據了解,戴先生一家生活比較拮据。戴先生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沒有穩定的工作,長期打零工。一家人生活都靠戴先生微薄的退休金維持,家中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和電器。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去年下半年,戴先生被診斷患上胃癌,他隨後便到醫院做了相關的手術。原本以為日子要重新回歸正軌,可是今年年初,他的母親也查出患上了大腸癌。上個月,他的妻子也被確診患了胃癌。

接踵而來的打擊讓戴先生不堪重壓,「壓力特別大,3個人治病的錢從哪來?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為何一家人相繼查出癌症?

戴先生的鄰居說,戴先生家經常吃霉變的食物,東西有點爛了從來不捨得丟掉,將壞的部分切掉後又會接著吃。此外,他家還經常吃隔夜的剩菜。

醫生認為,丈夫、妻子以及老母親都相繼患上消化道癌症,應該與家庭長期的飲食習慣有關。「長期食用隔夜菜、霉變的食物容易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容易誘發消化道癌症。」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很多老人因為過慣節儉日子而不捨得丟掉壞掉的食物,長此以往,癌變的機率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做飯做太多,不能浪費必須節約,吃剩飯就變得不可避免。我們都聽說剩飯剩菜會致癌,但是真的就不能把這種危害降到最低嗎?

一家三口相繼罹患癌症,只因吃了最常吃的「這個」!你家一定也有,必須注意!

剩飯剩菜儲存要點:

1 剩飯剩菜需涼透後再放入冰箱

這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食物中心容易發生質變,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霉變。

2 葷菜2小時易生細菌

有害細菌會在2個小時內附著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都會產生有害物質,因此剩飯剩菜在烹飪後兩個小時內放進冰箱,用較淺容器盛放,便於冷卻。

3 剩飯菜別過6小時

剩菜的存放時間以不隔餐為宜,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就會釋放出化學性毒素,對這些毒素加熱也無能為力。

4 葉類蔬菜別過夜

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

5 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須回鍋

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後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消滅它們。尤其是春節常見的魚和海鮮類菜餚,其所含的營養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因此吃時應與酒、蔥、薑等一起重新徹底加熱,不僅保鮮,還有殺菌作用。

6 剩飯剩菜不要置於鋁製器皿內

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較鹹的菜餚或湯類存放其中,會產生化學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瓷器盛放後再用保鮮膜包上放進冰箱。

相關推薦

對某些肥胖者來說,減重或許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現在過的很好、沒必要減肥、減肥太辛苦等等,往往是他們的心聲。台北一位年屆40歲的熟男工程師陳先生,過往也是這些拒絕減重者的一員,年輕體重曾經只有58公斤的他,因工作與年紀關係體重直飆超過100公斤,但即使如此他也未曾感受到減重的急迫性,直到某一天自己感覺像...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歲在外商公司服務的男子,早上起床後經常感到疲憊,也老被另一半抱怨晚上睡覺時鼾聲如雷,日前與客戶開會時,男子甚至一不小心就打了瞌睡,險些丟了飯碗,就醫檢查確診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選擇在睡覺時配戴止鼾矯正牙套,症狀才逐漸改善...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網路上漸漸出現許多含有營養酵母(nutritional yeast)的健康食譜,包括腰果奶酪、花椰菜泥、羽衣甘藍片和純素食醬。美國知名營養師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最佳銷售作家Cynthia Sass特別分享了營養酵母對健康的益處以及使用方法。 營養酵母是純素者的主要食材 營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隨著現代科技發達,對於高科技的依賴不可言喻,爸媽在育兒生活過程中,難免都會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適當的使用能促進孩童能力的發展;過度濫用卻會造成發展上的障礙,尤其控管孩子使用3C產品的習慣是個很大的挑戰。根據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未滿2歲的寶寶,每使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