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早起來又「落枕」嗎?掌握這「解疼3式」舒緩疼痛,回歸「高枕無憂」的生活~

作者:虎群盛 

 

原文標題:落枕了至少有 3 個方法可以應對,但最好不要……

  

早上一覺起來,發現脖子轉不動了,還隱隱作痛……這落枕的酸爽,肯定不止丁當一個人有體會。

 

很多人一落枕就情不自禁把自己當餅乾,按一按、扭一扭,但這樣真的不好!

 

到底怎麼處理落枕才對?

 

為了讓大家少踩幾個坑,也為了讓脖子儘快恢復自由身,今天丁當就請專業的虎群盛醫生來給大家講講。 

 

●   ●   ●

 

落枕是怎麼回事?

 

我們說的落枕也叫「失枕」,現代醫學的診斷名詞叫做「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或者「頸肩部肌筋膜炎」,是常見的頸部疾病。

 

多數落枕與睡眠姿勢有關,而且冬春季節好發。

 

保持一個不正常的姿勢睡覺,經過漫漫長夜,人的身體會慢慢適應這個不正常的姿勢。

 

雖然人適應了這種感覺,但頸部肌肉、筋膜和韌帶組織卻一直處在不舒適的姿勢,它們會受到牽拉甚至撕裂,出現腫脹、淤血甚至出血。

 

這種狀況會刺激相應的神經末梢,產生局部疼痛感,並引起頸部周圍的肌肉痙攣。於是,落枕的症狀出現了。

 

如果連續幾天症狀還是不能減輕,或者反覆出現(比如一年內出現三四次甚至更多),則要排除其他疾病。

 

最簡單的方法是拍頸部 X 片,必要時需要做頸部磁共振,即可與頸部外傷、頸椎病、頸椎結核等疾病區別開來。

 

一早起來又「落枕」嗎?掌握這「解疼3式」舒緩疼痛,回歸「高枕無憂」的生活~

 

 

 

●   ●   ●

 

落枕了怎麼治療?

 

先說開頭提到的問題,自行按摩一定要謹慎。

 

雖然到了醫院醫生也會按摩,但要注意,按摩可是有講究的,千萬不能直接硬掰或旋轉頸部,更不可強求掰出響聲,

 

因為旋轉頸椎的手法一旦失去控制,會有生命危險,上了年紀的人更是要注意。

 

好了,接下來說正題,治療落枕的 3 個方法:

 

1. 少活動

剛落枕的時候,應適當控制頸部活動。

 

實在要活動頸部時不必勉強,能活動到什麼幅度就是什麼幅度,以不引發或加重疼痛為準。

 

2. 局部熱敷

專業的按摩、藥物、熱敷等,對落枕均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如果在家的話,最方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熱敷。

 

用熱毛巾、熱水袋( 不要太燙!)敷在疼痛部位,可以放鬆肌肉、減輕疼痛。

 

3. 用點止痛藥

如果疼痛難忍,可以用用止痛藥,比如扶他林、芬必得等。落枕非常嚴重的話,還可以局部注射普魯卡因封閉止痛。

 

一早起來又「落枕」嗎?掌握這「解疼3式」舒緩疼痛,回歸「高枕無憂」的生活~

 

 

 

●   ●   ●

 

預防落枕的 3 個絕招

 

1.   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的高度應以個人身材體格為標準,原則是,睡在枕上要能保持頸椎的正常曲線,不會使頸部扭曲。

 

枕頭以軟硬度適中、稍有彈性為好。因為枕頭太硬,頭頸與枕接觸的相對壓力增大,會引起頭部不適;枕頭太軟,則難以維持正常高度,使頭頸部得不到一定支持而疲勞。

 

2. 保持良好的睡姿

睡覺時應以仰卧、側卧為主,不要趴着睡,否則很容易造成頸椎關節扭轉過度和頸部肌肉疲勞。睡眠時應將頸部也枕在枕頭上,不要懸空。

 

睡覺時蓋被不僅要蓋在身上,而且要蓋好頸部,用空調時避免直吹,以免引起頸肌痙攣。

 

3.   鍛煉 頸背部肌肉

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游泳、放風箏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長期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也應該定時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有助於減少落枕風險。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一早起來又「落枕」嗎?掌握這「解疼3式」舒緩疼痛,回歸「高枕無憂」的生活~

 

相關推薦

大家對番薯葉應該不陌生,便宜,料理方便,成為許多家庭經常會出現在餐桌上的料理。 也許你正因為它獨特的味道而拒絕它,但是連醫生都不敢告訴你,它可是能夠抗癌又降血壓的超級法寶! 1、 排毒含豐富葉綠素,能夠「淨化血液」,幫助排毒。 2、提高免疫力含有比一般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小美是35週早產兒,出生時一切正常,卻在4天大時,發現有食慾、活動力下降及腹瀉便血情形。抽血發現有嗜酸性白血球(過敏性血球)上升情形。經了解因媽媽母奶量不足,這幾天餵食一般嬰兒配方奶粉。因此懷疑小美有『牛奶蛋白過敏症』,建議應持續哺餵母奶,在過渡時期暫時改換餵食「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研究發現,調控大腦體積與神經元數量上,扮演關鍵功能的轉錄因子Lhx2,可望釐清小腦症等遺傳性疾病的病因,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周申如帶領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從腦皮質前驅細胞中剔除轉錄因子Lhx2,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追求曼妙的身材,許多女性紛紛求助於醫美,各式體雕方式,從最早的抽脂到後來的雷射溶脂、冷凍溶脂、超音波抽脂…,雖然民眾普遍接受度高,但卻常常發生糾紛,嚴重者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整形外科醫師賴慶鴻表示,抽脂其實是風險性相當低的手術,幾乎每間醫美診所都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