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肢傷口久不癒合 血管阻塞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90歲的張阿嬤,去年左腳大拇指的皮膚突然裂開,以為只是太冷凍傷,不以為意;不料,其他三隻腳趾頭也陸續出現裂傷,到醫院求救,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已發黑的傷口,建議腳踝以下截肢,讓阿嬤差點昏倒。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確診為血管阻塞,透過高壓氧療程,目前已康復,免去截肢的險境。

收治患者的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指出,患者左腳大拇趾的傷口長8公分、寬3公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其同側患肢,曾通過一次血管並置放支架,不過又塞住了,透過使用導管再次打通腳上的血管,並以高壓氧療程治療及傷口清創換藥,患者的腳趾恢復再生能力,肌肉和皮膚也逐漸長出來。

宋立勤提醒,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及長期抽菸的民眾,若出現下肢疼痛、蒼白、麻痺、脈搏微弱摸不到或足部冰冷等徵兆,初期治療方式可打通血管,改善缺血症狀及避免組織壞死,但仍須按時服藥及隨時注意下肢缺血症狀,發生問題應馬上回診,且做過氣球擴張或支架的血管,仍有可能會再次狹窄。

「輕忽小傷口,易發炎或癒合不易,甚至出現潰爛!」雙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柏方則建議,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敷上消炎藥膏,再蓋上乾淨的紗布或人工皮阻隔細菌,並定期換藥;若傷口沒有好轉,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和換藥,才不會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9

相關推薦

你吃飯是快還是慢呢?幾分鐘能吃完?三餐當中哪一餐最快?為什麼會吃得這麼快?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認真地考慮過。但是,它們對於健康真的很重要。   網上調查發現,有一半人早餐吃飯時間不到五分鐘,甚至有部分人晚餐都吃得這麼快。日常生活當中的情況,處於這樣狀況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那麼,進...

閱讀詳情 »

肛門是身體的重要器官,和身體的其他部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反射和血液循環,直接影響健康。若是發生痔瘡、肛裂等疾病,更是非常痛苦。現將我保護肛門的6種方法介紹如下。1.防止便秘。便秘時,干硬的糞塊和肛門的摩擦力增大,容易把肛門血管撐破,引起出血和感染。為了防止便秘,平時應多吃些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和...

閱讀詳情 »

李清雲(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長期素食,...

閱讀詳情 »

進入7月份後,全台持續高溫,媒體也不斷提醒民眾做好防曬以防中暑。然而,你對「中暑」的了解都是正確的嗎?日本急救醫學會中暑委員會委員長三宅康史表示,並非只有高溫才會中暑,又熱又濕的環境、無風且陽光強烈的天氣,或是氣溫突然飆升等,都是中暑的好發因素。以下由三宅康史為你解答中暑的迷思。1.晚上就不會中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