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肢傷口久不癒合 血管阻塞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90歲的張阿嬤,去年左腳大拇指的皮膚突然裂開,以為只是太冷凍傷,不以為意;不料,其他三隻腳趾頭也陸續出現裂傷,到醫院求救,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已發黑的傷口,建議腳踝以下截肢,讓阿嬤差點昏倒。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確診為血管阻塞,透過高壓氧療程,目前已康復,免去截肢的險境。

收治患者的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指出,患者左腳大拇趾的傷口長8公分、寬3公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其同側患肢,曾通過一次血管並置放支架,不過又塞住了,透過使用導管再次打通腳上的血管,並以高壓氧療程治療及傷口清創換藥,患者的腳趾恢復再生能力,肌肉和皮膚也逐漸長出來。

宋立勤提醒,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及長期抽菸的民眾,若出現下肢疼痛、蒼白、麻痺、脈搏微弱摸不到或足部冰冷等徵兆,初期治療方式可打通血管,改善缺血症狀及避免組織壞死,但仍須按時服藥及隨時注意下肢缺血症狀,發生問題應馬上回診,且做過氣球擴張或支架的血管,仍有可能會再次狹窄。

「輕忽小傷口,易發炎或癒合不易,甚至出現潰爛!」雙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柏方則建議,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敷上消炎藥膏,再蓋上乾淨的紗布或人工皮阻隔細菌,並定期換藥;若傷口沒有好轉,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和換藥,才不會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每年7月中旬前後,中醫門診總是湧現接受三伏貼的人潮,正是希望能冬病夏治,改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不過,中醫師提醒,三伏貼效果雖好,但並非人人適合,不建議1歲以下嬰兒、孕婦,以及皮膚易起水泡的患者採用。 三伏貼冬病夏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任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今年夏天非常熱,蚊蟲繁殖也特別多,以致很多人發生被蚊蟲叮咬後引起皮膚炎的病況;就有人到野外寫生,不知是被什麼蚊蟲叮得一身包,到醫院掛急診。醫師提醒,到戶外出遊,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以免被蚊蟲叮咬後出現皮膚炎,嚴重恐造成過敏性休克,不得不慎! 炎熱又下雨 易使蚊蟲滋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兒童蛀牙情況非常嚴重!根據統計,台灣兒童蛀牙數高達2.5顆,遠遠超出世界平均1.67顆;牙科醫師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若是兒童有蛀牙,經由補牙戴上牙套,這顆牙就不會再蛀了。 零食+飲料易蛀牙 兒童往往愛吃零食以及愛喝飲料,如果沒有做好口腔清潔,就會容易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黃小妹原本是個健康活潑的女孩,十歲開始卻經常食慾不振,起先不以為意,但體重明顯減輕,課業也因為體力不支而受到影響。幾個月下來,一陣陣的噁心、嘔吐與頭痛等症狀接踵而至。起初以為只是厭食症,最後發現居然是腦瘤作怪! 起初消化及神經檢查都正常 黃小妹先到消化科與神經科就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