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度海洋型貧血補鐵 小心反引起併發症

中度海洋型貧血補鐵 小心反引起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6歲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從小體力差,容易感到疲倦,20多歲時誤以為自己是缺鐵性貧血,因此長期補充鐵劑,但卻反使體內鐵質過高,導致併發症;彰化秀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古凡宸指出,患者經過一年的排鐵治療後,總算讓飆高的血清鐵蛋白下降,膚色也從黝黑轉為正常膚色,肝功能也恢復正常。

海洋性貧血是屬於先天性疾病,從出生開始就決定貧血程度,若症狀不嚴重,通常累積至30到40歲後驗血時,才會發現體內鐵質過高現象;古凡宸說,體內鐵質高,外觀多無任何症狀,等到飆高時,皮膚就會出現色素沉澱的現象,部分患者則是下肢有慢性傷口,且長期都無法癒合等徵兆。

主任古凡宸進一步說明,臨床上許多中度海洋型貧血患者,因屬於染色體基因變異,容易有血紅素缺乏、功能不全等症狀,這時若補鐵,嚴重恐傷害肝功能、甲狀腺功能失調,甚至危及生命,通常需要排鐵治療者,多為重度海洋性貧血及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候群、再生不良性貧血等患者,以注射為主,每天服用一次。

儘管接受排鐵治療的患者,因目前醫療技術新型的口服排鐵劑,每天服用一次仍可和一般人正常生活,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古凡宸提醒,治療上仍須依照患者的症狀給予適合治療,部分患者仍須仰賴定期輸血,但最重要是有任何徵兆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87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正在趨緩!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74例本土病例,校正回歸73名個案,單日確診人數上升347例,指揮中心強調,目前已觀察到1名感染病患,由最高可傳15個人,下降到1.02人,顯示第3級警戒發揮效用,呼籲大家一起嚴守住防線。 ▲今日確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新增274例本土病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74例本土病例,為129例男性、145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不斷蔓延,防疫勤洗手、戴口罩早已成為大家的日常,但在環境清潔與消毒中,仍不可忽視其危險性。常見消毒產品    用對時機、正確保存很重要輔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說明,常見的消毒產品,如酒精、漂白水、乾洗手、次氯酸水等,主要分成包括酒...

閱讀詳情 »

2021.05.3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5月31日為止,已經有12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